我的秋招总结——投递80+ 面试10家 4.5个offer?

三方已签,摆烂半个多月了,好好总结下秋招,后面开始准备大论文了。

个人情况

bg:211硕,一段银行科技的暑期实习

秋招方向:java后端、运维开发

offer情况:4.5个offer,3个银行offer,1.5个私企offer(说0.5是因为有一家终面给放弃了)

暑期实习篇

投简历(开始折磨):从4月底开始投递的暑期实习,因为寒假完全没有学习,之前也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今年就业市场是如此的“寒冬”,导致在前期一直在做知识储备,觉得自己啥也不会,等学到4月底才开始投递,然后就是无尽的折磨,填简历、写测评、做笔试......填简历、写测评、做笔试......,就是没有面试。特别是填简历环节,填的想吐,每一家都要重新填过。

笔试测评(继续折磨):大厂笔试做了不少,但没一个有面试的。其实和我选的方向也有关系,java后端岗位最多,但也卷的不行,同样的笔试,a的题目量一样,前端和测开的朋友都有面试,后端楞是没有。在4-5月份的时间段,一边担心自己投递的公司太少了没有面试,一边又怕给面试(因为总感觉没学完),还要应对五花八门的测评、笔试,就非常难熬。投递的公司也从大厂→中厂→小厂,从官网挨个投递转到boss一键投递,只要不让我倒贴,我都去。

面试/offer:到了六月份,当时已经是抱着有实习就是win的心态(因为身边人也基本都没找到),感觉就业市场太烂了。到后面也终于陆续收到几家公司的面试邀约,主要是一些中厂和银行。另外还有一个南京本地小公司,在boss上被捞了,电话聊了会儿就约线下面试,然后也很顺利拿到了这个offer。虽然是个小公司,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至少有个保底。

到后面,又收到了江苏电信和九江银行的实习offer,考虑到电信没有转正,而且自己后续也想去银行工作,所以在南京的小厂工作了十天左右,所以后面就去九江银行实习了,这里贴一张图。

实习过程中的心态也是跌宕起伏

开始时

好消息:这边好像是正儿八经的科技部,都搞技术!

坏消息:分到运维岗了,完全没考虑过,秋招咋办啊...

结束时

好消息:暑期实习转正有了!

坏消息:今年相比去年降薪6w...

总结:总体感觉下来还行,实习的具体工作和内容就不细说了,如果没有降薪就非常香。

秋招篇

秋招提前批

参加的提前批面试只有一个深信服,不过它是最早开提前批的,5月就开始,在6月还在找实习的时候就开始提前批面试了,非常夸张。一面是在线上,坏消息是强度挺大的,手撕也难,好消息是通过了(手撕看面经看到了,提前准备了)。

二面是线下形式,在某格里拉酒店,和面试官一对一battle差不多一个小时,面试官不是主java的,所以没怎么问java相关的东西,完全拷打项目,项目怎么做的、多少人参与、怎么分工、怎么实现、架构是如何、上线表现如何、qps多少、如何解决问题的等等,还问我最近在看什么技术相关的书籍给他介绍下,简直强度拉满。

反正被拷完完后感觉有点通透的感觉了,当然hr面是没有的,回去继续别的。

秋招开始

秋招从8月旬开始投递,当时暑期实习还没结束,就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秋招了,特别是大厂,开的一年比一年开的早,所以八月份就投了二三十家,但很多都是提前批,要求比较高,很少回应。

秋招第一面:秋招的第一家面试就是字节(7月份就约好了,hr从实习简历中捞过去直接面的),有点开局王炸的感觉。内容就是手撕+项目,一个小时左右,基本上就是简历上写了什么就问什么,很少问简历之外的东西,会的部分答的还行,但不会的是真一点不会。。。但面试官人挺好的,没有表现的不耐烦,手撕抽了一道很简单的题目,简单到我看错题目,以为是更难的版本,最后细看才发现是我想多了。

面完之后感觉g了,因为有不少是没有答上来的,但过几天hr就和我说通过了,让我约二面。有点意外,感觉我又行了?

然而,二面的强度给了我当头一棒,面试官比较严肃,直到我其中一个项目是学习的项目之后就有点不耐烦,不怎么问了。然后就问了一些实际开发中的场景问题,完全就是降维打击,把自己整的不自信了。后面的手撕算法也是有点摆烂心理,到最后紧张得连编译都通过不了,面试官说时间到了,有什么想反问的吗(此时的我万念俱灰,我说没有)。

显然,过几天后问hr说没有通过。后面好好反思了一下,感觉没必要摆,把自己会的说清楚就好,不会的就是不会,不要影响其它环节的心态。唉,就当是一次历练了。

然后紧接着就参加了秋招的第一场线下面试(技术二面+hr面),在一个金陵饭店,和深信服一样感觉公司对校招还挺重视的。

面试过程很顺利,问的八股基本都会,剩下主要是聊暑期实习做的事情,感觉发挥挺好的。隔天就收到了进入资料评审阶段的邮件,不得不说,招银入池的效率是真的高。

九月

总体来看9月份就没有几天是空闲的,有时候一天最多三四个笔面试。

笔试:有难有易,基本上都是408+编程语法+算法题,感觉相对暑期实习的通过率还是更高的。

测评:做测评也是做到吐,很多行测的东西,又没时间去系统学,又不得不做。说到测测评,不得不提顺丰了,它是先面试,两轮技术面通过了才发测评,更离谱的是它用的自己的SHL题库,和一般行测完全不同,完全做不完,后面发消息说测评挂了。可能是挂测评的太多,后面它又给了一次机会,第二次才过。。。后续成功入池,和招银一起开泡。

九月总结:九月份就是秋招的最高峰,不断重复笔试、面试、准备笔试、准备面试的过程,然后在笔试和面试中复盘与总结,对自己的薄弱点查缺补漏,一边面、一边学、一边投

个人觉得对于面试的复盘是很有必要的,最好录音,有空的时候看看自己哪方面答不上来或答的不好,下次遇到该怎么答。特别是对于大厂面试,不管想不想去都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鄙人就曾被米哈游面试官拷打过一个半小时(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拷打),面完之后恶补对应知识。

十月

10月份就更多是银行、运营商等国企了开始面试的时间了

国企笔试:以行测为主,专业为辅,或者安排两次笔试,第一次考总行测,第二次专门考专业课。

国企难点:感觉进国企最大的障碍不是笔面试,而是学历,很多国企卡第一学历,不是211甚至985的全部pass,谁来都一样。

另一方面,投递国企需要填的信息也是最冗长的,一填就是一个小时,投完秒给你发测评,测评完直接给你挂了,你说气人不?

线下招聘会:10月份就带着两个池子继续笔试面试了,在10.16参加了学校线下的一个组团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原来大家都还没找好工作嘛哈哈。感觉线下投递的效率会比线上投递的高很多,但可惜不是所有企业都会来。

第一个offer:也正好是在那天,逛招聘会时收到一个hr加我的微信消息,一看申请消息,后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我是平安银行金融科技部hr,之后对接您的谈薪以及后续offer事宜”,哎,offer这不就来了嘛。本来觉得去招聘会的简历打印少了,转念一想,不,我得挑着投了,底气,这就是底气!

第二个offer:然后晚上回去投简历后又收到顺丰的offer,给我来了个好事成双,一天俩offer,一个字,爽!

第三个offer:再然后就是10.22收到了招银的offer。之前觉得自己面试表现挺好的,很快就是进入了资料审核阶段,但又一直不给我发offer,牛客和os看到几个开奖的,又都是985,有点郁闷,后面一直以为自己无缘了,然后又突然发了。

十月份的笔面安排如下:

银行概况:因为国企里面银行投的比较多,所以这里特别介绍一下,我们国家银行的level基本上是,央行、三大政策行、六大国有行、十二大股份行、若干城商行、若干农商行(信用社)、若干外资银行、极个别私有银行。

我投递的:三大政策行+六大国有行(工农中建交邮储)+五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四家城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两家农商行(江苏辖区农商行、上海农商行)

简历通过率:统计了下,一共投了20家,一共通过了14家的简历,挂了6家,通过率70%,相对暑期实习的通过率可高太多了。其实银行也比较看重学历,但可能自己有银行暑期实习的buff,也有一些荣誉、竞赛、论文、学生干部经历、奖学金、党员的因素加成,所以简历通过率也高一些。

银行投递建议:因为银行比较看重综合素质,所以建议未来打算进银行科技岗的朋友们多参加些有价值的活动,简历填写内容尽量多一些,不要嫌麻烦,然后最好找一个银行科技岗去实习,再一个就是好好刷行测哈哈,不然给了也白搭。

offer选择

投递公司:互联网企业、通信厂商、各类国企、银行,都是中大厂吧,只有提前批投了几个小厂,数了下大概80+

有笔试的公司:

互联网&中厂:美团、大疆、科大讯飞、米哈游、小红书、腾讯音乐、腾讯云智、百度、顺丰、阿里云、拼多多、携程、小米、迅雷、用友、深信服、得物、信也科技

银行&运营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联、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江苏辖区农商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移动、电信、联通

有面试的公司:字节、米哈游、京东、阿里云、招银网络、顺丰、深信服、腾讯云智、杭州银行、平安银行、移动苏小妍,大概就这11家

offer情况:招银、平安银行、顺丰、九江银行(暑期转正),还有一个腾讯云智(放弃终面,未oc)

自己对工作的预期:

  1. 工作强度:不想996,双休至少要保证,不想过没有个人生活的日子。在我观念里,有时间才有一切,时间就是金钱,除非...给的实在太多,那就另说哈哈哈
  2. 技术成长方面:虽然嘴上说着想摆烂,但还是希望能保持住未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专业技能,而不是完全摆烂,至少刚出社会前几年是这样。这样后续才有主动选择工作的能力,而不是只能被企业恶心或者裁员
  3. 薪资方面:对薪资要求不是太高,新一线有20+就可以,一线最好能有25+,老家国企15w就行
  4. 稳定性方面:因为高薪/技术性强和稳定性本身就是矛盾的,而自己对大厂也不是那么感冒,只是羡慕它的工资罢了,所以在高薪和稳定性方面就比较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支点
  5. 地区方面:私企的话,广东、江浙沪都可,国企的话,主要考虑老家江西的,南昌最好

offer选择:本着这些考虑因素,加上自己手头上的offer,最后选择了招银软开中心,也就是招银网络科技。它属于是半国企半互联网的企业,薪资尚可,后续如果跳槽也比较有认可度,唯独不好的就是普遍加班,普遍7-9点?也有连续几个季度绩效考核都位于末位10%就劝退的机制,但自己也不至于这么摆吧。(offer薪资对比之前发过一个帖子了)

签约情况:目前已签完三方,在11.12收到了招银的入职大礼包了,仪式感满满,好评!

后续安排:因为招银这边解约必须到来年4月份才开始处理解约,所以后续的笔面试机会也都放弃了,包括三大运营商、中国银联、农发行软开中心、国有行等,感觉也有点可惜的(不过也确实不想再秋招了哈哈)

秋招总结

对于秋招的结果,感觉有一点可惜,因为大厂0offer,但总体又还是相对满意的,毕竟自己也想从事相对稳定的银行科技岗,招银作为银行科技top,当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比较符合预期,至少在银行科技这条路上是还不错的。(当然,春招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再试试别的)另外,没有最好的offer,只有最适合自己的offer,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先拿到offer,才有的选,不然都是扯淡。

对于秋招难度,我的感受是:依旧寒冬,比去年还差,而且貌似没有好转的迹象。往届师兄能进去的公司,今年这一届过简历都难。自己能拿到这几个offer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没有offer也不代表能力不行,而是市场太烂了。

对比暑期实习和秋招的难度?

个人感受招暑期实习的难度不亚于秋招,因为hc少,竞争对手多,不仅有应届的还有非应届的。实习找不到的是真一个都找不到。心态变化:自信满满,冲击大厂→大厂没戏,中厂也行→算了,小厂也是厂,测开也是开,球球给个实习吧。但秋招hc很多,也只有应届生在卷,总体秋招的机会比暑期实习的多的多,再怎么滴小厂的工作机会是有的。

秋招的一些感想

  • 拉长战线,别摆烂。尽人事,听天命,说不定offer哪天就来了。
  • 不要和别人比,永远有比你好的,也永远有比你差的。可能身边有一些同学能拿大厂offer,但在牛客上也能经常能刷到985硕士甚至双9的同学找了几个月还是0offer的,多和自己比,从每一次的笔面试中进步。
  • 实习很重要。举个例子,当你找实习的时候你就能知道实习的作用了,没有实习的找实习都难。只要没课就尽量去找实习,网上找的项目远远没有实习内容对秋招有帮助,那些项目现在面试官基本都问烂了。

最后,衷心希望秋招还没有上岸的朋友们早日拿到理想offer!

#秋招##秋招总结##腾讯##阿里##字节#
全部评论
请问佬是单2还是双2呀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1-21 19:58 湖北
博主暑期实习是从几月开始几月结束的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26 09:45 广东
中国平安银行投完简历后的测评消息没有发到我的邮箱,只在他们校招网站上发了消息,这我哪会知道啊 测评过期了一周了我才发现有测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16 09:20 广东
uu为啥拒了平安总行呢 我现在手里也有这个Offer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6 09:13 河南
银行科技的暑期实习 大概什么时候开放呀,大佬一般在哪看招聘信息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2-05 11:09 北京
博主好优秀,缺女朋友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1-26 09:18 安徽
看完了博主的经历分享,很受触动!也很受益!请问博主准备Java是从研一就开始学了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1-16 17:04 四川

相关推荐

05-15 21:07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C++
当下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本人目前在211大学读研,还有一个月毕业,历经千辛万苦,目前有1个专业对口的offer(主要和我导师有关,我一个专硕,却被强制要求发sci二区论文,不给做项目不给实习,坑死我了)。以下分享本人的实用经验,希望为高年级大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由于这些经验都是本人经过大量实践和思考得出的,所以直接给出结论以节约时间。1.你需要重塑你的学生思维:读书归根结底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取决于市场需求而非个人能力!需求第一,能力第二!学历如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哪怕是清华北大也没用!2.读研实现就业回报的平衡已被打破,往年对读研的认知不再适用!因为读研有高性价比的前提是市场需求不降低,但近几年的市场需求却持续大幅降低!考研/读研缓解就业的功能在急剧下降,不再具有高性价比!反而本科毕业就就业的性价比在上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读研好的多,所以当下考研读研必须慎重再慎重!3.考研必须是从双非院校考到985院校才能实现高性价比!其他任何一种情况,除了必须读研的专业,不要考研!赶紧去找工作,不要犹豫!4.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读学硕就不要有硕士毕业就工作的想法,最好一口气读完博士,出来当老师或去科研院所工作。如果你考上了985的专硕,也别以为就能有好工作,得看你学的是否和工作有关!除非你的目标岗位条件中有论文要求,否则强烈建议:如果你的学院强制要求你发学术论文,否则不给毕业,请立刻退学找工作,不要犹豫!如果是你的导师强制要求你发论文,请立刻换导师!换不了也退学再找工作,不要犹豫!注意这里说的是专硕,不理解的同学请好好想想第一点。5.当下找工作必须想清楚具体岗位再找,不要瞎投简历!比如程序员岗位,这是外行的认知,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你必须落实到Java/C++/Python程序员,总之,你必须确定具体的方向再投简历,如果简历没啥可写,那就先学技能,学技能也是学具体的方向,不要什么都学一点,没用。6.强烈建议大三/研二去实习,实习也是按具体岗位找,不要乱找,具体见上一点。注意,如果研究生所做项目内容和目标实习内容相近,可以不实习。实习的时候就可以准备秋招了(笔面试),请尽可能在秋招上岸,秋招的重要性远大于春招!7.找工作要线上线下火力全开,不要局限于学校的招聘会。线上,要下载至少两个求职app,比如boo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国聘,线上区域选择取决于你以后想在哪块发展,比如本省,长三角,慎重全国投。线下,要去至少两个大学的招聘会,大学招聘会时间可从该大学的就业信息网上查询。注意,招聘会不是宣讲会,宣讲会场次太多但是每次都是一个公司,建议以招聘会为主,宣讲会为辅。8.线下招聘会速通方法:直接收集投递渠道:二维码/邮箱/宣传册,当然前提是看准岗位。尽量别坐在位置上投简历,因为线上投也是一样的。按这个方法,一个下午看完两个招聘会应该没问题,收集完回去慢慢投即可。9.对于面试打扮,干净整齐就行。面试时要保持微笑和尊重,眼睛要尽量盯着面试官,不要乱看别处,要适当夸企业,夸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提到校园活动之类的,可以造假,面试官不会去查。遇到知识盲区不要说我不知道,打个擦边球(相似知识)或提供个思路。面试官如果说你缺乏项目经验,你要说你基础理论扎实,自学能力强,如果贵单位给你机会,你很快能上手之类的。还有最好增加礼貌用语,比如一直用您称呼面试官,面试开始时说您好,结束时说谢谢。10.面试一般不超过两轮,如果有两轮,第一轮是技术面,第二轮是综合面,技术面就好好准备技术,综合面就多说/编造些软能力,比如校园活动,做志愿者,业余爱好等,然后一定表现得要彬彬有礼,有自信。如果问到职业规划,建议说1-3年如何,3-5年如何,比如1-3年熟悉业务成为合格的初级工程师,3-5年精通技能成为技术骨干。11.外包公司性价比不高,要放到最后考虑。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慎重投简历,放到最后考虑。如果你投的简历多了,可能有自称是猎聘公司的人打电话给你,说可以培训,培训完再交钱,这种不算诈骗,但是坑钱,性价比极低,也要放到最后考虑。总之,外包,专业不对口,猎聘公司培训都要放到最后考虑。如果你是研究生,千万别考虑猎聘公司的培训,因为在那里培训的都是本科生甚至大专生,你去了,那么研究生等于白读。12.考公考编是一条很好,甚至是最好的出路,也建议从大三/研二开始准备。如果觉得考公太难就考编,考编难度比考公低很多,尤其是考县级的事业编。不要嫌事业编工资不高,一个铁饭碗属性就吊打很多企业了,而且还有双休不加班制度,性价比不用怀疑。13.毕业后两年内不交社保即不工作还算应届生,如果毕业后工作了再读研,到研三时还是应届生。部分省份规定大学生毕业后交社保,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时仍可按照应届身份报考,如果你符合这个规定,那么工作后再考公考编也是很好的。最后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点,考公考编和校招慎重同时进行!因为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都很激烈,要求比以前高,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都准备最后可能一事无成!所以要么放弃校招,专注于考公考编,要么放弃考公考编,专注校招。或者在拿到一个offer后再考编制,留个底牌。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6
65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