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追访| 别急投简历,从想转行到拿offer你必须清楚这些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IC修真院前端设计的同学:陈学长。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秋招求职经验!
首先我介绍一下,在本科的时候就读于在一所双非大学,我的专业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当时主修的科目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路分析、半导体物理,还有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在本科期间参与了很多的竞赛,获得了国际级 一等奖一项,国家级奖两项还有省部级奖一项。同时就是专业排名也比较靠前,从而获得了这个保研 985 硕士的资格。
当时保研选择依旧是本专业,所以就是在研究生阶段就读于华北的某 985 大学。 其实我在研期间研究的方向和集成电路不太一样。我研究的方向更偏向于这个材料化学。因此在毕业之后跟科班的同学相比,就业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一些。所以当时给自己定了三条职业规划路线。
第一条是当老师,但是当老师首先是需要考教师资格证,就是需要很多时间来进行准备。
第二点的话是当老师,他的待遇相较于咱们现在这个行业来说要低一些。
还有就是进入体制。但是像工科专业的话,体制其实招的同学会很少。第二点的话是如果想考选调生的话,选调生竞争其实要更加激烈,也有一定的风险才能考上。
所以就选择了第三条路,还是走自己原来的这条老路。
但是我是由于从事的方向和自己实际的方向和集成电路方向其实是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我没有实际的项目,同时实验室也不允许我们同学去外面实习,我只有一定的数模电基础,一切只能靠自己。下面的话是这个我求职过程的一个时间线。
- 从 2020 年的 12 月到 2021 年的 3 月份,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处于一个自学的状态,一方面是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的话还要对自己的这个实验要进行,然后还有发论文,就是很多事情都堆在了一起,当时对未来也比较迷茫,所以也是非常的焦虑。
- 第二个时间点是 2021 年的 3 月到 2021 年的 6 月。在这个时候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同类型的这个培训,然后经过一些比较,加入了IC 修真院学习,同时在网上刷题也刷代码,然后再学习一些面试可能问到的一些知识点,同时完成一些协议的学习。好在修真院比较全面 urtspii 方 caxipb 这些协议,它的一些收发机制,还有一些 spec 的研读等等。并在 6 月底的时候一些秋招的提前批开始。然后这个时候就尝试开始投递简历。
- 第三个时间点的话主要是2021 年的 6 月到 2021 年的 10 月份,在这个时候秋招其实已经开始了,然后修真院也一些项目也已经结束,接下来就开始真实的实战项目。在这个时间段,一方面是投递一些公司进行一些笔试面试,另一方面是跟老师继续学习这些项目。同时在一些面试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是一些问题,跟老师线上进行一定的反馈,然后老师也会跟你针对这些就是遇到的问题会提出一些建议,以及你今后面试可能注意的一些要点。对,并且自己也在对面试笔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 最后是 2021 年的 10 月份,在这个时间点的话是招聘已经进入了尾声,然后自己也收获了很多的 offer,在这些 offer 中进行了一定的选择,然后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心仪的公司,跟他签订了三方,这是我求职的一个经历过程。
然后是我 offer 的一些收获情况。首先说是 offer 投递要赶早不赶晚,同时也不要害怕企业拒绝掉你的 简历,因为你投递的越早,它的这个题目的一些难易程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竞争其实也相对来说小一些。
下面是我投递收获的一些公司 offer 。当时投递的公司是比较多的,最后也收获了很多的 offe,r 我记得当时应该是收获了差不多 20 多家,首先的话是华为海思的数字设计。这个是当时是由于在它工作地点和我最后也不太匹配,而且他们 offer 发的也比较晚,所以当时就把它拒绝。 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比如说中科兴,它是有一家央企,然后一冲半导体,恩智浦,长江存储、联云科技、华创微德州仪器。
对后面这几家的话,比如说德州仪器。 TI. 是因为当时我的方向是数字方向 ,TI 的话它是做模拟起家的,他们主要招的同学是偏向于模拟的,所以当时是把我的 offer 给拒了。另外两家乐鑫和哲库是因为当时投递的时间比较早。当时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所以当时也是 offer 被挂掉了。

下面是我了解的一些集成电路公司的推荐。

当然不在上面的公司,并不是说他公司不够好,而是说我对他们公司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所以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些这些公司做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 首先的话是华为海思,华为海思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半导体设计企业。他们的技术是非常的雄厚,而且公司内也有很多的大牛,你的技术可以得到非常高的提升。这是一家可以说是 t0 级别的企业,五星推荐。
- 翱捷科技,翱捷科技是最近已经上市了的,他们的这家总部是在上海。
- 恩智普,恩智普是一家外企,是一家荷兰的公司,他们主要做的是一些类似车规方向的东西。他们的这个是一个外企氛围,就是生活和工作可以 balance 。
- 芯原半导体,芯原半导体它的总部是在成都。然后他们他们公司是做 IP 的,虽然说他们是一个就是在中国的企业私企,但是他们的这个生活和工作也是非 balance ,它是一个外企氛围。 下面两家的话是景嘉微和芯动科技,他们两个其实是做 GPU 的。景嘉微应该是在长沙,然后芯动科技它总部是在武汉,芯动科技最近是那个风华系列的 CPU 也上市了。
- 安路科技的话,他是做 FPGA 的。然后安路科技就是比方说一些同学,他在研究生期间做的项目是 fpga 或者说自己也有一定的接触,这个 安路科技也是可以投的。然后兆易创新的话,它是一家上市公司,然后他们做一些 M CEO 还有一些比如说存储画像的东西
- 长江存储,长江存储他在武汉,上海都有 set 他也是做一些存储的这个存储存储器。 下一家的话是艾为,艾为它是偏向于模拟的一家企业。他们家的条件还是非常好的,开出的薪资也是在行业阵地非常有竞争力的。
- 豪威,他原生是一家美国的公司,然后被中国的财团所收购了,组建成了一个豪威集团。好,他们虽然现在类似已经成这个中国的公司,但它还是一个外企的氛围。
- 集创北方的话,他是做一个 led 的,他们的 led 的技术是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 另外的话是奕斯伟,奕斯伟是目前初创公司也比较出名的一家公司,然后他们的公司是背靠那个京东方的,京东方是做面板的公司,所以他们的这个资金还是比较雄厚的。
- 汇顶科技,汇顶科技它主营的项目是平价指纹技术,这家也是比较适合投资。然后再下面这家公司是澜起科技,他们主要是做一些高速接口的。 然后再下一家是纳芯微电子,他们也是做 IP 的。然后他们的 set 应该是在苏州。
- 在下面两家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外企了,第一家是英伟达做 GPU ,然后还有超威半导体。这两家其实在外外企里面属于说二六存在,大家是外网有意愿也可以逃避他们。
接下来的话是我对招聘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的总结。
- 首先是学习方面,就是从事集成电路专业的话,这个首先是要对他有一定的钻研,然后并且在钻研过程中,对自己的这个知识面进行一定的拓宽。所以说最基础的数电模电的知识一定要扎实。具体是看以后你要从事的是模拟方向还是数字方向。然而很多企业它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比如说我只做模拟或者只做数字,它更多是数字和模力的混合。所以对于一些数字工程师,他还要对模电方向的一些知识也要一定的了解。对所以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要学牢。
- 第二点的话是在一些自己学习的基础上,要进行一定的题目上的训练,然后对于面试的一些必问的知识点也要一定的了解。这个主要是在网上有很多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就是一定的搜索。还有一些微信公众号上。有些同学可能会说现在已经八月份了,我对这些已经有很多的了解了。
那么我还想提升自己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还有一些其他的加分点。
- 首先是比如说一些脚本语言,甚至说 C 语言的学习,还有一些操作系统。因为咱们以后是真正工作的话,其实并不是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上进行运行的。另外的话还有一些软件的操作,比如说我在这列了几个软件 gwem gwem 的话它是类似于就是 win Windows 下的 word 它是一个文本编辑器,然后 VC SVC S 的话它其实是把你的这个 VLOG 文件然后最后进行编译。 然后 wordie wordie 的话是一个看波形的文件,他是最后来检查你的波形和你波形的一些 pattern 和你最后的这个最后想要看的结果是否相匹配的一个软件。这是首先是学习方面。
- 第二点的话是在对于一个项目的方面。项目的方面其实是对于你的项目来说够用就可以。可能有些同学会说,我的项目跟其他同学相比,我只有一个项目,但是其他同学他有两个项目,甚至或者三个项目,甚至很多很多项目。这样的话我在面试过程中跟他们相比是不是我有一定的劣势可以说其实关系不是很大。 为什么呢?如果你对你的这个项目已经了然于胸,你对于他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难点,而且你是怎么样的解决,你都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他在你的这个项目里面,你涉及到什么样的原理,有什么样的总线,你是怎么处理的?这些东西如果你都掌握得非常熟练之后,你可能和一个比方说收获三个项目或者很多项目,他在网上搜的或者始终是师姐给的。但是他不太了解,他仅仅只知道个皮毛。一问三不是,其实你跟他相比的话你已经胜出了很多了。
对,还有一些同学会跟我当时一样,就是没有实际的项目,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 这个时候就是要积极的寻找一些机会。首先是自己的实验室有没有一些校企合作的项目?或者是问问自己的导师有没有这样项目机会,这是第一点。
- 第二点的话是在研究生期间的,他其实是有很多竞赛的集成电路竞赛数模竞赛,各种各样的竞赛。在这样的在竞赛下,如果你能拿到一些奖,或者说你参加过这个,其实也是可以作为自己的项目来说的。 第三点的话就是你一方面是学校,老师没有项目,自己也没有参加竞赛,这是比较遗憾的。这个时候那就可能是比如说你在网上寻找一些开源的项目,或者说你报一些培训班,他可能会对你有一个更加专业的指导,这样也是一个学习项目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这个项目,其实更加注重的是一个循序奠定与难易结合。可能有些同学他在那个外面已经自己学了一些:比如说 Facebook 的一些设计以及它的一些运行原理。这个也是可以写在这个自己的简历上的。同时比如说在这个培训班,然后可以有一些实际的实战项目对于验证的同学,他可能会有一些 SOC 方向的一些验证。对设计的话,它会有一些真正流片过的项目,都可以写在自己的简历上,丰富自己的简历,使自己的简历更加充实,这是项目方向的一个总结。
还有一个是职业的选择。
- 首先先是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方向,自己对于什么样的方向,更加喜欢或者是说的功利一点,自己对什么样的方向觉得以后发展的会更好,更赚钱。只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方向,这是第一点,你研究的方向。
- 第二点的话是职业发展的方向。可能有些同学比较善于沟通,比较善于协调同事之间的这个合作。或者说有些同学他可能是在研究生期间担任了一些比如说学生会的会长,他的这个这种交际方向可能更得心应手一些,所以他的以后方向可以就是往这个管理方向去走。但是他最开始也是从事一些最基础的这个技术。 另外一些同学的话,他可能就是会觉得我比较社恐,我和其他同学交流起来会加剧我的精神内耗。这个是之后他可能就是专精于技术,以后可能会变成一个技术主管。这个方向第二点的话是工作和生活的一个 balance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毕业之后这个时间是提升自己非常宝贵的一个时间。所以对于这些同学,他可以选择一些技术沉淀比较雄厚,技术比较雄厚,公司里面大牛比较多的,然后学习机会比较多的公司,来提升自己。另外一些同学,他可能毕业之后他会觉得就工作好累,我好想躺平,我对生活质量要求比较高,这样巴拉巴拉的~ 对于他来讲是可以选择,一些比如说同事之间这个关系更融洽,更像这种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公司。 还有一些外企氛围,大家都问怎么评论这类公司。对做一个工作生活的一个 balance 的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就是说又想要又想要这个工作提升又想要生活的好,这种其实是不太现实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这么好的公司,大家肯定都去投递了,也轮不到咱们对吧?
- 然后第三点的话是对自己想去的公司要做好调研。因为你比方说有些 HR 或者有些面试官会问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了解,这个时候你回答不上来的话其实挺尴尬的,而且你已经非常想去了,其实是要了解一下公司,首先是他们公司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和你的项目有没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二的话是公司的价值观和匹配吗。对这样的话在 HR 或者是面试官面试你的时候,你至少有东西可以说,而且如果能说的更好,能加深她们对你的印象,而且在之后的面试可能也有一定的比较好的加分点。
- 然后是第四点面试过程。面试过程,包括我当时也是很多情况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说话可能有的时候就不太委婉。所以首先希望给学弟学妹们建议是对于面试官和 HR 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因为他们平时也是挺辛苦的。对面试那么多同学,咱们也是要对于一些言行上的行为要举止得当。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是不卑不亢,可能有些同学他可能说的话比较直或者比较冲,另外一些同学他就跑到另一个极端了,会觉得这个面试官可能他一个皱眉或者一个眼神就会让我觉得我可能是不是面试官对我不满意,其实没必要。因为面试官之前他也是应届生,然后参与面试,然后最后进入公司,然后最后又慢慢的技术积累,然后最后又也可以担任面试官的角色。其实他也是这条路走过来的,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自己的师长,然后跟他进行平等的交流,这个时候大家也会交流的更加从容一些。有些同学会觉得会沉不住气,可能会该我了。为什么面试官还没有结束?还是在面试前一个同学?是不是前一个同学表现的太好了?其实没必要,没必要这样想。因为可能前一个同学也是他面试的过程中要么就是磕巴,要么就是有个点有个问题她没答上来,一直在那想。可能面试官出于一些人性化的考虑,适当的给了他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 其实这个没必要放在心上,就是从容面对,要保证一个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它。企业选择你的同时也是在选择企业,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只有你和企业互相看对眼了,最后你才其实你们才可以签一个合同。
- 最后一个其实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就之前说也已经提过了,要对自己要想去的公司,要有一定的调研,还有是对自己,面对困难或者是人生一些规划,或者说一些遇到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要提出一些你自己的想法。这样子的话,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自的思想,这应该是一个加分的项目。
最后我再说下今年就业的一些看法。
- 首先的话是资本不再盲目更趋于理智。为什么呢?就是最近的话一些企业的大牛也在被调查,然后还有集成电路大基金。资本在未来也会从起初的狂热变成逐渐的保守,同时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他们融资也会变得非常的困难,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性面对这些现状。
- 第二点的话对于应届生的专业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为在之前几年不是很火的时候,其实你懂一个 FIFO , 那时候 FIFO 是可以作为项目来写的,其实你懂一个 FIFO 你都可以拿到 offer 了。但是现在你看现在从 FIFO 到一些协议的学习,再到一些项目再到竞赛,现在其实越来越内卷也要求其实也越来越高。
- 第三点的话是对于科班的同学,相对于去年来说要有很大的增长。第一方面是集成电路,它这个专业的一个扩招,导致学生也越来越多。另外一些方面就是有一些消息说某些学校它的学制可能有一些改革,去年的同学其实他是没有进行招聘的,他们都延顺到顺延到今年。所以今年本行业的这种人才其实相较于去年要多得多。
- 然后是第四点,对于非科班的同学,社招就业依旧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为什么呢?因为本行业它的知识迭代还是比较慢的,它和 it 相比的话,it它可能当下学习的这个知识,接下来立马他会有新的知识,然后对他进行迭代。但是对于咱们集成电路行业,由于它的流片成本非常的高,所以一个项目它的周期相对来说较长,因此它的这个知识更新的这个速度也相对来说较慢。而且因为它的这个实际的一个流片成本摆在这,所以它的这个工程师也是相对来说越老越吃香的,所以它相对来说的话是没有中年危机。 因此还是对于这个非科班的同学,还有一些对于社招的,可能会在一些自己不是很满意的这个工作环境下的一些同事。对于他们来说,就业于这个集成电路行业还是非常推荐的。对于非科班的同学,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刚开始招聘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因为很多的同学他可能会对大厂有一种 beyond 的情怀,或者说是有一种攀比的心经理,别人去了哪的公司我也要去,甚至我要去的比他更好。其实这种攀比的心理在求职过程中是不可取的。 对于非科班的同学,首先第一要点是赶紧入行,入行之后积累知识,然后厚积薄发之后再跳槽去更好的公司。这样的话你的第一方面你是积累了很多经验,第二方面的话你对于你的薪资也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然后俗话说得好,金九银十,其实大家对于招聘过程中其实还有很多的机会。另外刚开始招聘其实被拒绝是很正常的。像我之前也列出了很多我当时招聘失败的一个例子,希望大家遇到这种情况的不要气馁,要多加尝试,因为你在尝试过程中你才可以不断的进行经验的总结。但是你对于失败你是有一个害怕,对于舒适圈你是不敢跳出来。那么对于你来说,就很有可能一直都收获不到你想要的offer。
最后的话
希望每个同学能够从今天的分享能够获取到对于自己有用的一些知识。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今后的秋招也就是,现在的秋招能够顺顺利利,然后最终可以斩获到自己所心仪的公司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