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夜,每天只睡5个小时
阿里有三板斧培训,主要面向基层和中层的管理者,培养大家带兵打战的能力。
当时我比较菜鸟,更甭提管理经验,没法参加这样的培训,但心念念想有机会尝试下。
去年刚好前公司有这样类似的培训,是在三板斧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于是部门这边安排我去参加。
入职前公司时我就听到这个培训,只是负面反馈更多,比如参加培训后,好几个同事都生病,要去医院看病且休息几天。
这时候我有点慌,我只能硬着头皮参加该培训。名额是部门强制参与,你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因为基本上腿部和腰部管理者都要来一遍。
整个培训大概召集四十名同学,HR先拉到群里面,大家自行组队。
队长是报培训议题被选中的同学,于是队长培训前,就需要开始拉票选人,把队员组起来。
当时我参加的队伍里面,队长是把各个团队有职能的人员捞一遍,邀请对方加入。
由于队长拉人做得比较早,所以队伍里面的确是人才济济,各个职能线基本都覆盖,包括数据、产品、运营、财务、PMO、技术等,算是抢占先机。
培训的项目汇报是要在四天三夜里面产出汇报PPT,要看整体方案产出的价值及合理性,中间还掺杂公司安排的课堂培训。
因为队伍彼此之间比较陌生,时间又非常紧急,任务可以说是相当巨大。
加上每轮评审都有评委打分,最后一名的压力可想而知,整体的节奏相当吓人。
第一天是“培训+汇报”,由于之前我们有提前沟通,汇报PPT的框架大家基本达成一致。
汇报时我们队相比其他队伍,思路算是比较完整,因此拿到全场最高分,不过跟第二名差距不大。
评委当时提了好几个问题,因为第二天早上要继续汇报方案,因此大家需要当晚修改完毕。
由于第一天上课已经到晚上22点多,于是大家只能熬夜修改方案,这里面就涉及到彼此分工,看谁适合做哪些事,尽快分模块搞定。
讨论方向和分工就花了一个小时,然后开始各自搞内容,该提取数据就提取数据,该查相关资料就查资料,中间耗时差不多两个小时。
等到凌晨一点多,大家继续碰头,看怎么做整合,思路看如何体现在明天的汇报上,这时时间已经到凌晨两点多。
队长一看时间,说大家先去睡觉,他自己先修改完PPT,明早6:30左右大家看PPT后哪些内容需要修改。
第二天早上6:30大家就在宾馆房间里面看PPT,继续调整PPT的细节内容,接着继续上课汇报PPT,时间基本上都是满负荷在运转。
早上汇报评委听过方案后,就开始劈头盖脸地点评每一组,基本上每个组都问候了一遍,大家的信都悬着石头,面面相觑又得继续熬着。
我们组因为整体思路方案没有调整,评委打分就比较低,说没有看到新的内容,于是干到第三名。
我们队从第一名到第三名,这样的落差每个人都有,加上评委有新的戏码,彼此就压力更大。
评委或许感觉大家还可以忍,于是某个创始人开始加码,说这个培训过于平淡。
之前的培训都是立马淘汰,尤其是最后两名队伍,需要淘汰一个人选。
如果人选淘汰后,就直接出局,直接回公司,不要再参加这样的培训。
你想想,假设你被组内淘汰出局,灰溜溜地提前回公司,别人一问你咋提前结束,你该怎么作答。
有时评委真是不嫌事大,这么一点燃,大家继续拼命干。
不过培训的确要评委红黑双角色互演,看你面临绝境的情况下你怎么处理,激发下帮你的潜力。
于是大家晚上继续一样的流程,因为已经滑落到第三名,加上评委的鼓动,相当于思路上又得重新调整一遍,节奏感明显加快。
大家再次调整新分工,分成三个小组,各自领一块去做,到凌晨02:30左右又继续汇合思路以及PPT,这一晚就比第一天来得更累点。
由于明早要继续汇报,于是队长让其中几个人先去休息,先休息的同学6:30起床,没有休息的继续干,但明早可以晚半个小时左右再起来。
第二天的状态已经感觉大家有点迷离,白天上课基本都是喝着咖啡、红牛来”续命“。
中午休息时基本鸦雀无声,大家趴在桌上闭目养神,睡个回笼觉,有时还能听到打呼噜的声音。
中间还掺杂者对每个人的打分,即队长要评选出2个3.75以及1个3.25,3.75就是超出团队预期,3.25是不符合团队预期,需要做淘汰。
这样的压力情况下,你不得不使尽全力维持个人对团队的贡献度。
即使是团队不过多看做活的时间,但时间这样浅层的量化指标比较明显,你总得熬着陪大家。
跟现在所谓的内卷比较类似,大家除拼开贡献度外,还看你加班时长,虽然没什么卵用,但至少是一种证明方式。
队伍评分最后两队的同学,每队贡献一名3.25同学,强制淘汰出局,只有牺牲感言,没有争辩,这个氛围是比较惨烈且痛苦。
队伍评分前两队的同学,3.25则是可以重新加入到其他团队,只是看其他团队是否愿意接收你。
不过好在大家讲究集体精神,还是能彼此接纳,有一位同学其他组还争抢着要,一下子从3.25拉到3.75,这个前后的起伏波动让人唏嘘。
有时你得3.25并不全是你的问题,可能换个地方就能发光发热。
如果你绩效被打3.25,不要过度怀疑自己,换个公司说不定就能找到你的位置。
第三天白天继续上课,汇报方案并记录评委修改意见。
白天为了让培训更加刺激,队长都直接下马,小组成员重新竞选队长,美其名曰让大家都有锻炼机会。
不过想想也是,两天两夜能把队长给逼疯,队长承担的单子是所有人里面最大,因为他是最后一道关卡,他需要拦住问题不能让它继续往下传导。
看我们对的队长精神已经疲倦到极点,有时跟他说话,他都不知道你再说什么,注意力没法集中一起,感觉他随时会垮掉。
小组成员相互扶持,重新选了一名队长,分工做了些微调,于是新队长带着大家继续冲刺,看最终的汇报方案。
考虑到前队长已经精疲力竭,于是分工时新队长只是简单让他参与,让他好好休息下,发挥余热就行。
第三天晚上大家继续按之前的作息表干,心里都已经做好准备。
不料举办方说今晚上课可提前结束,不用再弄到晚上22点结束,让大家晚上休息下,明天准备最终汇报方案。
这次下课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左右,算是松弛有度,让大家可以缓下。
于是乎大家都满满地幸福感,感觉可以不用继续熬夜虚脱着,可以提前睡了。
当天晚上我们继续修改着方案,差不多凌晨零点大家就各自散了,回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各自小组汇报方案,评委统一打分,评选各自小组的汇报PPT。
由于第一名有1万元的激励费用,大家还是想好好赌一把。
我们组就派了一个强有力的演讲选手上台,对方激情澎湃地宣讲下整体方案,加上PPT的思路和逻辑比较完整,最终是微弱优势胜出。
早上汇报结束后,下午是会议室席地而坐,大家围成大圈,介绍个人的简单经历,以及参加活动的感受等。
该环节比较感染人,因为真是一起打过站扛过枪的兄弟姐妹,尤其是小组成员彼此的感情会加深许多。
晚上就开始聚餐喝酒,席上就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尤其对毒舌评委们,轮番敬酒。
聚餐算是给这次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总结来看,这样的培训是充实且紧张的四天三夜,看你怎么更好去管理团队,尤其是一群陌生队友怎么配合。
只有亲历过整个培训,才知道有人结束后会身体扛不住,要在家休息几天。
整体来看培训,个人感觉有三个方面:
一是时间紧,任务重。
你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停下来思考,基本就是赶鸭子上架,先做了再说。
二是体力上让你逼近极限,看你在极端情况下怎么处理。
体力是互联网人士的基石,大家平常多锻炼身体。
三是心力上让你时刻绷着一根弦,紧张中又不得不关心团队。
这样的培训让你知道怎么带领一群有能力的同事,你知道怎么树立方向让大家有目标。
你知道怎么鼓舞大家拿到结果,知道怎么淘汰贡献低的同学,让彼此都能互相信任。
大厂产品负责人,十年互联网经验。深度分享互联网求职,个人成长与产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