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之前两份工作在所谓的大厂,最近有机会再次感受到大厂氛围,结合之前的工作经历,聊聊大厂和小厂的差异。
大和小只是规模差异,比如大厂定义为一二线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腾讯、美团、字节、京东、拼多多、百度等,基本市值或估值规模在500亿美金以上。
中厂指D轮及以后公司,市值或估值不到百亿美金,小厂则是创业型公司,比如A轮公司。
Part1、业务是否多元
大厂业务相对多元,除某个主赛道外,有其他已经比较成型的辅助赛道,这些赛道在市场领域内也是领先的业务。
比如腾讯在社交、游戏是主赛道,在内容、B端等也有突破,阿里在电商、云服务是主赛道,在地图、生活服务也可以。
中厂则是某个主赛道可以,其余赛道基本等突破阶段或者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比如微博、同城艺龙、爱奇艺等。
这些公司主营业务可以,但其余业务规模比较难看到,属于主业过于茂盛,其余枝干暂时没有的阶段。
大公司业务相对多元,对于你来说,有两点好处:
一是你从外部进大厂时比较方便,因为公司有这么多业务,总有一款适合你;
二是你转岗方便,因为公司业务选择比较多,你可以看不同业务部门。
业务多元会出现协同难度比较高,即每个业务相对独立成子公司形式,彼此独立决策。
如果某个点上有依赖,基本上非常难推动,除非自上而下。
中小公司则选择面比较窄,你去这些公司,最好进入到主航道的业务,非核心业务风险并不低。
中小公司不断在探索业务场景,但能够起来的少之又少。
如果你进入到非主航道,公司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个人容易嗝屁掉。
你在主航道的话,该领域属于细分头部,你跳槽或许有更好选择,毕竟是优势领域。
如果你在非核心业务,可能面试官都没有听说过,认可度比较一般。
Part2、卷人程度如何
互联网因为红利消失,加上外部政策影响,导致行业增长陷入停滞。
整个从业人士开始内卷起来,因为之前的快速增长模式可以掩盖所有的问题。
业务快速增长,大家都蒙着头狂奔,每个人都能获得蛋糕,但一旦业务增长失速,之前似乎不成问题的点现在都变成大难题。
有些公司就开始提效降本,而降本最有效的方式就开始挥刀向员工,最近的裁员一波接着一波。
互联网属于轻资产模式,人力相对来说成本不低,加上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涌入进来,企业的替代成本极低。
正因为上面的情况,导致大家被迫内卷起来,无论大小公司。
前些年大家在互联网时还各种反对“资本家”,现在能保住一份工作已经是不容易。
大厂内卷程度更上一层楼,业务如果没有过多发展,只能互掐对方的地盘,时不时盯着身边同事的业务。
互联网的同学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内卷程度更高。
从周报形式、文档内容、会议组织等,从里到外开始卷起来,恨不得将一份工作表现得具有价值,个人贡献巨大。
有些工作一眼看下来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p> 产品经理求职之道,总共31节内容,已全部更新完毕。主要给大家介绍互联网产品经理校招求职的全流程和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求职之初的职位与公司选择、产品经理能力模型、群面到单面流程、各种面试问题的解答,及求职后的offer选择。通过学习本专刊,让大家在面试时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大家拿到意向公司和职位的offer。 一、求职准备 1、认识自己 2、互联网下半场的产品经理 完整大纲可进入专栏查看 本专刊购买后即可解锁所有章节,故不可以退换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