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行业何惧35岁?!

35岁离职的现象在互联网行业中比较普遍,面临上升通道受阻,跳槽无门的现象。这个时候技术水平提高速度变慢,同时上有老下有小,家事缠身,也不可能经常加班熬夜,所以职场上竞争力不升反降!最近一两年,互联网公司裁员不断裁员就会,35岁以上的工程师就会非常被动!

技能可迁移性

设想:当你在互联网35岁或者人到中年成为了团队负责人。突然之间公司宣布团队所在的产品线由于市场因素宣布不再做了,部门集体优化!
你只好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结果发现被优化的项目在市场处于低谷期,机会太少了,此刻你的技能和某个行业深度绑定,其他方面又不懂所以很难找到相应的工作。
以上假设的情况在很多程序员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特别是新的编程语言不断涌现,很多老程序员拿手的语言,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可能已经落伍了。
但在IC行业中,投资大周期长、国家政策、民生所向、知识更新慢等众多因素,就导致了这个行业中年危机弱!同时数字芯片设计中,DFT,综合以及后端的技能是具有非常强的可迁移性。
可迁移性的表现为:你可以应聘做GPU的公司,也可以应聘做IOT的公司,AI的公司甚至扩机公司等等。
如果是前端设计和功能验证,可能需要对某个方向有一定了解。但所用到的语言、方法学、技能差不多,迁移性强

知识时效性

从知识时效性角度来看,IC工程师也拥有很大优势。如果你干后端十几年,我甚至认为即使脱离行业几年,经过短时间的熟悉,仍然可以重拾技术带新人建团队。
模拟设计主要是和外界交互方向比数字少:你只要掌握了ADC,PLL,多种高速接口等就可以平步天下,甚至有人一直钻研一个方向:比如ADC做得好也足以衣食无忧。
当然,模拟设计中一些协议也会更新,精度要求有所不同,要求的速度可能会提高。ddr2升级到了ddr3、ddr4、ddr5。但是升级到ddr5并不代表ddr3就被淘汰~

事物两面性

知识时效长,技能可迁移性好,但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我可以轻易找个年轻人就能做好,为什么要找又贵脾气又大的中年人呢?
这里就给我们提了一个要求:在工作中,争取做那些重要并具有一定决策权的任务成为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一员。因为芯片流片费用非常高,特别是先进工艺。没有人愿意冒着流片失败的风险,放手让年轻人去做。
即使公司没有找到非常有经验的人来进行流片决策,也要请有经验的朋友来进行review。这也说明了芯片行业的高成本,对于35岁现象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总结:IC工资不输互联网,却有着比互联网更长的职业生涯!!!

 

#IC验证##数字IC设计工程师##当初定的职场小目标实现了多少#
全部评论
别在这吹牛逼了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7-04 16:55
我的观点是 国内人太多,一股脑涌入哪个行业都会造成危机。这个不好说的。早日上车,时机才是关键。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7-12 14:04

相关推荐

05-28 17:04
门头沟学院 C++
牛客小黄鱼:我穿越回来,5年后的你让我给你带句话:工作有点累,但你依然相信代码能改变世界。那个和你讨论技术的朋友,成了创业合伙人;那个懂计算机的女孩,成了孩子妈,她现在还会吐槽你改 bug 比哄娃还认真’。谢谢当年的坚持,让你活成了想成为的样子。
写给毕业5年后的自己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5-27 12:13
18岁:志愿表落“电子信息工程”,未知如迷雾星图。听闻是硬件软件的交响、数字与物理的共振,揣着电子宇宙的好奇启程。彼时不知,这六字织就横跨电路与代码的远征,每次焊接、每行编程,都是青春与技术的初遇。19岁:初见STM32开发板,导线如银线穿梭板间,烧录程序时呼吸与时钟同频。LED如星点亮刹那,电子火种在心底燎原——坚信能以代码硬件筑智能城邦,让字节成改变生活的砖瓦。22岁:简历上嵌入式开发、驱动设计等,每笔皆是电子信息的青涩注脚。投递如纸鸢飘向职场,面试中“UART通信实现”如惊雷,思维试探却以倔强硬撑。23岁:入职薪资微胜同龄人,代价是与黑夜共生的晨昏。项目如紧箍,设备故障时,凌晨工位与bug死磕,咖啡苦涩在舌尖,代码逻辑在脑间沸腾。每调试通过,都是对技术信仰的献祭,见证硬件软件的浪漫联姻。28岁:友人转投产品岗,笑言代码“硬核孤独”,PPT中商业蓝图闪耀。你望屏幕寄存器,心泛涟漪:羡慕光鲜,却更眷恋嵌入式中代码与硬件的火花——这是电子信息独有的浪漫,愿以指尖为刃,在硅片刻技术史诗。33岁:裁员风暴中如惊帆侥幸靠岸,同事背影惊醒:电子信息是银河,嵌入式需拓疆域。Python与算法如灯塔,照亮航道:“要在银河寻更多星光。”35岁:房贷、育儿与嵌入式私活交织。在调试与琐碎间奔忙,却未放开发板。深夜哄睡孩子后,代码在寂静中流淌——是对电子信息的热爱,亦是对家庭的责任。40岁:公司转型,新人如潮,退居幕后的PPT藏着积淀。某日,儿子伏桌望志愿指南,“电子信息工程”被圈画。他抬头问:“爸,代码真能在硬件里跳舞?”你怔住,喉结滚动,指摩挲键盘包浆:“这行有凌晨的代码战歌,有浪潮惶恐,但——”突然拍桌,“报!它教你用寄存器写情书,让硬件懂心跳。”孩子眼中星火骤亮。50岁:部门更迭,将电子信息的精密融于流程。准点下班的烟火与孩子作业,成珍贵馈赠。回首,STM32的惊喜、debug的坚守、裁员的惶恐、家与业的平衡,皆是电子人用代码电路写的长诗。58岁:公司暗示“未来”时,抚键盘恍见19岁的自己。半生电子生涯,嵌入式为舟穿越星河。每次驱动编写、每行代码调试,都是对电子信息的告白。赤诚与执着化生命底色,在电子宇宙熠熠生辉——这是电子信息与嵌入式交织的史诗,硬核浪漫,理性深情。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