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填空】 No.1

1、用户程序必须通过程序级接口方能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级接口主要是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

3、交互式系统和多道程序系统相结合可构成(分时)系统。

4、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及时响应)。

5、用户进程从目态(常态)转换为管态(特态)的唯一途径是(中断).

6、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及时性和(可靠性).

7、实时系统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及时性)和可靠性.

8、用户程序通过(访管指令(或系统调用) )向操作系统提出各种资源要求和服务请求.

9、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

10、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1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12、操作系统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与硬件关系尤为密切。

13、操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它既管理(硬件),又管理(软件)。

14、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异步(不确定性) )。

15、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是(多道)和(成批)。

16、处理机执行状态有(系统态或核心态或管态)和(用户态或目态)两种。

17、允许特权指令执行的状态,称( 核心态或管态或系统态 )态,在此状态下地址空间也较大。一般用户所运行的状态称( 用户态或目态 )态。

18、现在流行的个人机运行着两类个人机操作系统,它们是(单用户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19、面对一般用户,通过(操作命令)方式控制操作系统;面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控制。

20、根据Bernstein 条件(程序能并发执行,且具有可再现性的条件),则如下4条语句中:

  • S1: a:=x+y
  • S2:b:=z+1
  • S3:c:=a-b
  • S4:w:=c+1

  S1和S2两条语句(可以)并发执行,S3和S4两条语句(不可以)并发执行。(本小题填空时考虑:是否可以并发执行)

21、作业调度是从(后备队列)中选一道作业,为它分配资源,并为它创建(进程)。

22、进程的基本特征为:动态性、独立性、(并发性)和(相互制约性)。

23、进程的基本状态有(运行态)、(就绪态)、(阻塞态)。

24、程序的(并发)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特征而引入了(进程)这一概念。

25、通常,线程的定义是(执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资源的分配单位是(进程),而处理机的调度单位是(线程),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

26、进程存在的标志是(进程控制块或PCB )。

27、进程的静态实体由(程序)、(数据集合)和(进程控制块PCB )三部分组成。

28、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建立原语)、(撤消原语)、(唤醒原语)、(阻塞原语)。

29、进程被创建后,最初处于(就绪)状态,然后经(调度程序)选中后进入(执行)状态。

30、进程创建工作主要完成的是创建进程控制块(PCB),并把它挂到(就绪)队列中。

31、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n-1 )。

32、从静态的观点看,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是由程序段、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 )三部分组成.

33、在系统内核中必须包括的处理模块有进程调度、原语管理和(中断处理).

34、批处理操作系统中, 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是(作业控制块JCB ).

35、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同步机制, 由共享资源的数据及其在该数据上的一组操作组成, 该同步机制称为(管程).

36、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 并投入运行是由(作业调度算法)来完成的.

37、进程获得了除CPU外的所有资源, 一旦获得CPU即可执行, 这时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38、在选择作业调度算法时应该考虑公平性和(高效性).

39、用户在一次解题或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工作的集合称为(作业).

40、等待输入输出工作完成的进程,一旦I/O 完成,其状态变为(就绪态).

41、程序在并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称之为(进程)。

42、进程的基本特征有:(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性)性。

43、在通常的操作系统中,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

44、进程实体通常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或PCB))三部分组成。

45、为了对所有进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常将各进程的PCB用(线性队列)方式、(链接表)方式和(索引表)方式等三种方式组织起来。

46、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

47、在Unix系统中,PCB的功能由两个结构来实现,它们是:( proc )结构和( user )结构。

48、进程在活动过程中会相互制约,主要的是(同步)和(互斥)关系,简单说,前者是协作关系,而后者是竞争关系。

49、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对其实施操作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

50、每一个进程都有惟一的一个(进程控制块(或PCB)),它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51、高级进程通信方式有很多种,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共享存储器)方式、(消息传递)方式和(管道文件)方式。

52、显示进程状态的命令是( ps )。

53、处理机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配处理机)。

54、从调度所实现的功能来分,处理机调度一般可分为作业调度、内存挂起与对换和(进程调度/低级调度)三级。

55、如果时间片无穷大,则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就变成了(先来先服务或FCFS )算法。

56、作业活动过程的四种状态分别是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

57、作业活动过程的四种状态分别是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

58、为了管理和调度作业,系统为每个作业设置了一个(作业控制块/JCB ),作为作业在系统中存在的标志,记录该作业的有关信息。

59、作业概念主要用于批处理系统,用户提交的作业进入系统后,由系统根据(作业说明书)来控制作业的运行。

60、进程调度程序完成一台物理的CPU转变成(多台)虚拟的CPU的工作。

61、作业调度的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从输入的一批作业中选出若干作业,分配资源使其具备获得(处理机)的资格。

62、处理机调度一般可分为三级,其中(进程/低级)调度必不可少。

63、从作业提交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就是周转时间。

64、作业调度的FCFS算法是从外存的后备队列中选择队列头的一个或一批作业调入内存,为它们创建进程送入(就绪)队列。

65、作业调度时采用优先算法,就是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择一批优先级相对较高的作业调入内存。

66、并发进程中涉及到(共享变量)的程序段称为临界区,两个进程同时进入相关的临界区会造成(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67、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的状态, 这就称为(并发).

68、两个或两个以上进程均需要访问的变量成为(共享变量).

69、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的关系。

70、操作系统中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它的值仅能由( P、V操作)来改变。

71、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减1。若S0,则该进程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200道题足够应付考试了】看的时候不一定要背诵,有个大概印象就可以,剩下的交给在考场的自己~

全部评论
14特征少了一个 虚拟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2-28 09:48 江西

相关推荐

03-29 14:19
门头沟学院 Java
你背过凌晨4点的八股文么:加油同学,人生的容错率很高,只是一个暑期罢了,后面还有很多机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9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