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倒挂?其实还好啦~
关于薪资倒挂的现象,其实不光是互联网,各个行业现在几乎都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来说,我们需要对薪资倒挂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那就是为什么会有薪资倒挂现象。
一、倒挂的起源
其实薪资倒挂,还是有其背后诸多原因的,这里可以和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1. 吸引新生力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企业不谈生生不息吧,想要持续的运转下去,一定是需要有新生力量的持续引入的,而最方便快捷的肯定是大家一起扎堆校招,效率也更快。
而每一年的校招过程中,大家都会努力吸引校招生来投递。这时可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新生力量。但是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可观的薪水。只有拿出更具有诱惑力的薪水,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这样企业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而且,在薪资现在相对也比较透明的情况下,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得你这个公司往年的招聘信息,以及开出的薪水信息,相比较而言,和往年只能上涨不能下降的,所以倒挂很容易就出现了。
2. 各家的竞争
一旦一个企业做的越来越好之后,势必也会加大投入来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此时他们想要的可能是更优质的人,但是同时其他公司肯定也在竞争着同样优秀的人。
这时薪资就必须要加码,相互加码的情况下,薪资也必然会水涨船高。这其中竞争的因素也占据了一个比较大的比重。
3. 木秀于林
说木秀于林,并不是想引出后半句,而是说,薪资倒挂虽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我们真正看到的,也依然只是一小部分人倒挂大家,这部分人相比某一年的整体水平来看,还是远远高于整体水平的,所以这也需要我们更客观的来进行看待。至于怎么看待,后续咱们再继续讨论。
4. 无限的可能性
薪资倒挂,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可能性。一个人在一个环境呆的久了,可能更多的是逐渐适应这个环境,进入舒适区,并不想搞一些比较激进的事情,并不想探索一些更多的可能性来可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为这对于个人来说往往得不偿失。
而新生力量的涌入则不同,他们的进入是带着无限的可能性进来的,并没有定型,而且有着很低的试错成本。如果在试错过程中,一旦让公司有了意外的收获,那这个收益肯定远远超过了涨了的那一丢丢薪资,无论如何,这个赌注终究是划得来的。
二、 如何看待倒挂
世间万物,终究都是有正有反的,对于倒挂也不例外。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被倒挂之后,我们心里确实很不爽,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对我们起到了一个相对的促进作用,因为通过倒挂你至少明白了三件事情:
1. 我不能一直这样小富即安的呆着,有更高的目标已经摆在了这里,需要我做出选择,要不要去追求?2. 我追求这样的薪资,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能不能在这里,在这个公司就能得到?3. 如果在这个公司得不到,我是去是留?
通过这三个问题,我们便知道,其实这一切的一切,根源都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选择。生活只是给你展示了现象,行动还是要靠自己的内心:如果觉得无所谓,还OK,那就没有倒挂这一回事。如果觉得不爽,我也要,那就是需要去行动,去争取。
所以由此,也引出了第三个问题,倒挂之后何去何从?
三、倒挂之后何去何从
面对倒挂,通常会有三种表现:
1. 完全不关心,看自己就好;2. 关心,但是怕改变的成本,只能抱怨;3. 关心,要改变,然后区争取到自己的涨薪。
现实的大多数情况往往是,我们处于第二种状态,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演化为第一种或是第三种。因为不可能长期处于第二种状态,这样只会让自己怨天尤人,是很不好的。
而第一种和第三种状态,其实也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只是选择了第一种的话,肯定想对简单,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所以我们重点来看第三种状态,我们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1. 去 or 留?
这是选择了第三种状态之后,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去”意味着更大的改变和更大的风险,“留”意味着更小的改变和更小的风险。
这时我们主要分析两个方面,因为自身薪资的升值也主要和这两个方面有关:
1)自身的成长环境;
2)公司的调薪幅度;
- 如果当前的环境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公司也可以给到一个不错的调薪幅度,虽然可能不一定跟得上倒挂的节奏,但是自己会比较舒服,也有一定成长,那还是建议可以继续榨取公司的价值为己所用。
- 如果两者都不满足的话,那果断就是直接去,但是注意,尽量还是骑驴找马。
- 如果1)和2)只满足其一,这就是一个相对尴尬的情况了,这时就需要去权衡一下,自己当下更需要哪一个。如果出去之后,可能的风险和现在相比,哪一个更稳妥,选择对自己当下来说收益最大的来做决定。
2. 去和留的准备
其实无论是去还是留,都是一个阶段性的选择,这个选择不是终极的目的,最重要的是:督促我们去成长。
无论最后的选择是去是留,都需要我们去做准备,唯一的区别是:
- 留下来可以准备的更为缓慢一些,逐步积累,量变产生质变,然后再之后成长到瓶颈之后,能够更加潇洒的离去,挥一挥衣袖,更轻松写意。
- 而决定走之后,面临的压力可能就更大,因为此时肯定是走的收益更高,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停留越长的话,损失越大,所以需要准备的可能更为难受一些,需要更多的精力,可以差不多拿出自己准备校招的那种努力的节奏来。毕竟也算一劳永逸一段时间的一个投资,还是比较划的来的。
最后的最后,其实还是归结为几个字:忧患意识。时刻准备着,能够想走就走,便没有什么倒挂的烦恼了~
#老员工如何应对薪资倒挂##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