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专业面试题目讲解——商业产品
1、商业产品和用户产品的区别?
什么是商业产品
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当提到商业产品或者商业化产品,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商业广告,电商,知识付费等产品。但其实,商业产品非常多,除了广告那些之外,你比如购买的会员,购买平台的服务等等,还有游戏道具之类的,它们都是商业产品,属于增值类的商业产品。
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说,可以把商业产品定义为:具备使用价值且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
再通俗一点理解,商业产品就是用来赚钱的产品,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卖软件赚钱,卖广告赚钱,卖在线课程赚钱,这些都是商业产品。
和商业产品相关的产品经理典型岗位有:商业产品经理、商业化产品经理、支付产品经理、增长产品经理、策略产品经理、推荐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等。
商业化与产品的关系
商业产品与产品商业化存在什么关系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目前市场上存在太多免费的产品,这些产品都不能称之为商业产品,但可以称之为用户产品,因为不能否认它的使用价值,而要想成为商业产品就必须进行商业化;
第二、只有成功的产品商业化才能够带来商业产品,而一直在摸索盈利模式但始终没能成功商业化的失败案例太多了。
从企业角度,产品需要通过商业化创造商业价值,获取商业回报;
从投资的角度,产品是否具备商业化的能力以及投资回报率高低等,越来越成为该产品是否能够获得持续投资的核心依据。
另外,当下的商业环境,很多原本没有进入到商业流通领域的事物,在互联网经济的驱动下已经转化或演变为可以流通与交易的新型商品。
这样的新型商业产品很多,比如:现在很火爆的知识付费,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的知识型商业产品,并且实现了规模化的变现,这更能彰显知识创作者的价值。
知识付费产品是一种内容类商业产品,它的商业模式是将知识比作实实在在的商品进行交易。
知识付费成为市场新宠,各个领域的知识IP开始崛起,也出现了很多知识付费类平台,比如得到、混沌研习社等,越来越多的课程出现在用户的购物清单中。
区别
了解了商业产品和用户产品的概念,以及产品如何变成商业产品之后。。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分析商业产品与用户产品的区别:
(1)产品目标
用户产品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用户体验,吸引大量用户使用;
商业产品的目标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盈利。
可能有人会说,商业产品的设计如果只顾赚钱可能会影响到产品体验,甚至造成用户抱怨与流失。但其实商业产品的目标是实现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平衡与统一。
举个例子,比如用户使用微信APP,他的第一需求是社交。
而当商业产品团队在试图挖掘平台商业潜力,进而植入商业广告产品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广告体验与社交体验的融合,他们说“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生活里不可能都是广告,所以,我们也只能看到几个广告。
但是,微信还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广告,也能产生社交。
(2)产品受众
用户产品的需求者与使用者是重合的,而商业产品的需求者与使用者有时候是分离的,即购买产品的人有时候并不是实际使用产品的人。尤其是幼教产品、K12教育产品,以及to b的产品,很多时候,你的客户,不是你的用户。
(3)产品体验
用户产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而商业产品要兼顾商业体验与用户体验。相对来讲,对于用户产品,良好的易用性、良好的交互效果、良好的美观性往往是优先级比较高的需求;
对于商业产品,优先级从高到低往往是:效果的达成度、功能的满足度、性能的满足度、良好的易用性、良好的美观性。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说,体验为王,其实,这都是有前置条件的。体验好与不好,有时候就看你的产品,需不需要那些体验。客户购买商业产品往往是奔着明确的利益目的,说的通俗点,就是“看疗效”。
比如:以百度推广举例,如果公司竞价推广产品没有效果,推广账户功能做得再易用、再酷炫都没有意义。而用户产品的使用很多是在免费的状态下,因此更加追求给予用户良好使用体验以增加用户粘性。
(4)产品运营
商业产品的运营带有明确的商业目标(或者说是经营指标),这类指标往往包括:付费用户转化率、销售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费用率等指标。当然商业产品的运营也会同时关注用户类指标。但是,用户产品更加关注通过运营手段宣导产品的可用性,关注让更多的人用,增加用户粘性。它的指标往往包括:注册用户、活跃用(MAU/DAU)、用户留存率、用户流失率等。
另外,公司往往会为商业产品配置一整套的商业化运营体系,涵盖运营、销售、客服等业务部门,即要保证产品好用,又要保证买的放心,售后服务有保障。
(5)产品数据
2、常见的流量变现方式?
增值服务变现(内容付费、服务付费)
增值服务目前是流量变现的首选,随着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大众对精品内容需求的增长,内容付费在近几年兴盛起来,代表产品有知乎、得到,脉脉,GitChat,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等,一旦满足了消费者想要获取的价值,就会有持续稳定的收入,用户的依赖性也会比较强,所以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不易造成用户的流失,这种变现方式核心关键在于持续保持内容和服务的高质量,挑战不小。
流量引导(APP引流外部)
流量引导,即通过APP内部的功能和板块实现用户引流,这种流量引导也是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变现的。开发者可把自身APP的流量引导至这些搜索引擎并收取佣金,这种模式一般是建立在APP流量基数特别庞大的基础上。
电商变现
目前的电商变现大致分为三种:内部电商CPS、导购变现和自营电商平台。
内部电商CPS是指电商的代运营,商家把商品放到APP上进行售卖,通过增加一些展示机会入口引流到对应的店铺,实现沟通转化,同商家进行CPS分成,从而实现变现。导购变现适用导购变现的主要是独立的网站、APP产品,这类产品或通过内容、或通过社区,具备了足够用户量和活跃度。
只需要搭建商品展示页面,通过与购物平台分销、广告系统合作,进行选品招商、上下架、结算等工作。自营电商与导购相比,自营电商的不同在于自主搭建系统,包括频道、订单、支付的全套系统,自主把控商品品质和服务,盈利空间也较大,但是商品质量的控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出现不合格的产品,就很容易会引起用户的厌恶和抵制。
网络直播
随着人们对更佳娱乐体验的需求日增,消费能力的提升,加上移动支付日益便利和普及,大众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意识稳步提升。近年来直播市场规模快速增加,成为流量变现中一种常见的方式由用户购买虚拟礼物赠送给主播或是弹幕留言,平台方靠分成赚取利润,打赏占直播市场收入约90%(图中最贵的礼物约7000元人民币)除此之外,为用户提供部分特权,目前国内部分主流直播平台最高级的会员普遍需要充值100万以上,以及游戏直播间也能够称为“直播间互动游戏”,游戏直播不仅增强了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而玩游戏需要游戏币,观众会进行充值,继而平台与主播增加收益,获得双赢。现在直播平台很多,直播平台之间的明争暗斗地互挖人气主播已是家常便饭,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需要用户,更要维持与主播的关系,保持主播、平台、观众的平衡,才是长久之计。
广告变现
传统排期广告
凭借自身直客的力量拓展广告主,通过以邮件下单的方式约定合作,一般以固定的CPT方式进行结算,通过技术人员手动操作广告上线素材,广告一般的形式是开屏或是某个固定的banner位,广告视觉冲击力比较强,适合品牌客户投放,但因人群未精准划分,对于效果广告主的投放效果就很有保障,而且从变现效率的角度来说,也是较低的,从商务对接排期到技术上线是有时间和人员成本的。
自主搭建程序化广告
媒体达到一定的体量之后,在技术团队强大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自主搭建自己的程序化广告投放平台的,优势在于可以自主把控准入行业、广告内容、流量分配以及代理政策,但因广告产品体系庞大架构复杂,从零搭建费时费力,易错失市场先机,而且搭建过程中所需的人力以及时间的成本是高昂且不可估计的,组建商业化团队花费巨大,从产品策划、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
接入广告联盟
接入联盟目前较为快速的变现手段之一,通过标准的技术文档对接各大联盟资源(如BAT三大联盟广点通、优量汇、百青藤),快速实现广告变现,也无需过多人力投入。但同样也有缺点,广告内容无法把控,依赖联盟审核团队,无法自主把控广告质量,用户体验易受到极大影响;流量价值无法体现,联盟交易的环境是不透明的,媒体、广告主互不清楚投放的位置和效果来源;广告收入受限,广告收入分润比例不高,还面临扣量核减等意外风险。
接入DSP
3、以你们学校为例,假设要去学校附近竖立广告牌,那如何实现广告收益最大化?
问题分析
明确广告植入方式的三大原则
1. 易于发现
要想做到易于发现,要尽可能提高其醒目程度,这包含了广告样式和投放策略两个方面。为了提高用户与广告互动的可能性,要确保清晰传达用户看完本次广告的奖励是什么,有助于帮助用户建立合理的预期,提前知道花时间看完的广告,对于用户来说收益是什么;奖励应该足够显眼、易于发现,不需要用户自己搜索或四处寻找,自动向用户进行提示;此外,使用清晰易懂的文字或图标也有助于提升广告观看率,上下班的地铁高峰也容易让广告获得曝光,进而带来更高的收入。
需要考虑的有:
奖品对您的用户是否具有吸引力?
奖励提示是否容易看到?
用户需要去查找提示,还是提示会主动展示给用户?
2. 富有价值
提供给用户的奖励品要马上能够为用户带来价值并且足够实用,可以吸引用户与广告进行互动。
需要考虑的有:
用户是否清楚价值的奖励?
花30秒去获得奖励是否值得?
3. 值得反复观看
广告的设计要能够做到吸引用户主动再次观看广告,以便获取更多奖励,养成用户习惯。
需要考虑的有:
用户是否会再次观看该广告?
本次广告体验的粘度有多高?
用户是否会获得良好的购买后体验?
回答样例
1. 在广告中适当增加紧迫感帮助促进提升广告点击率
紧迫感可以帮助摇摆用户减少勉强情绪,例如:传播限时/限量优惠等;可以在添加倒计时样式或在文案中进行优化。
2. 搭配激励广告和应用内购,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尽可能的使用用户画像来精准细分你的用户,向那些可能不会产生内购的用户尝试展示激励广告,使用激励广告让那些基本不会使用应用内购的用户创造更多收益,也保护应用内购的用户不必太多受到广告打扰。
3. 使用高度定制化的广告让用户觉得广告更有价值
比如在节日或活动期间,使用主题设计(如边框或卡片背景),能够让用户产生更多价值联想,稍稍改变就可以让用户感受大有不同。
4. 让用户感觉到有选择权
激励广告不应取代应用内购,而应该作为一种补充,巧妙制作的激励广告可以有效缩短道具的购买路径,甚至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更多内购选项。
4、假设你是快手最近要举办的大型直播晚会“一千零一夜”的商业化产品经理,如何实现广告收益的最大化?
快手直播广告主要是通过信息流广告推广投放,用户主要是通过推荐页看到直播间广告,即可以直接在快手推荐页将需要推广的直播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本面试宝典均来自校招面试题目大数据进行的整理</span>

影石Insta360公司氛围 452人发布
查看15道真题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