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趣游戏直播运营面经

1. 请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重点介绍一下自己的相关经历
2. 你最近5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能否详细的谈一下
3. 你应聘这个岗位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各说三点)
4. 为什么选择应聘我们公司
5. 谈谈对我们公司产品和所在行业的了解
6. 你期望的薪酬是多少
7. 大学期间最喜欢哪一门专业课程?为什么喜欢这一门?
8. 用三个词,总结一下这几年自己大学的经历
9. 大学期间都参加过哪些社团或者学生组织?可否谈一谈?
10.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吗
11. 你对游戏直播的日常工作流程了解多少
12. 若按公司直播时间表,你如何确保准时开播
13. 举例说说你会设计怎样有趣的游戏挑战
14. 怎样设计互动环节来提升直播参与度
15. 你过往在镜头前表现自己的经验有哪些
16. 如何在镜头前自信自然地展现自己
17. 面对观众提出的复杂问题,你会怎么做
18. 怎样处理弹幕评论中的负面信息
19. 说说你营造积极直播氛围的方法有哪些?
20. 对于分析直播数据,你有什么思路?
21. 如何根据数据反馈调整直播内容?
22. 举例说明你对一款热门游戏的理解
23. 怎样体现你在擅长游戏中的操作能力?
24. 你觉得形象良好在直播中重要吗?为什么
全部评论
怎么感觉运营类面试的问题都很怪异,不知道为啥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0-12 09:20 江西

相关推荐

2022 年的深秋,当时的我当时手里已经握着几份 offer但还没有正式签署三方,某一天下午手机收到云和恩墨 HR 小姐姐的微信 —— 在两轮面试结束后,她专门用语音跟我解释公司的销售管培生培养体系, "我们希望每个毕业生在公司都能通过一对一带教像海绵一样吸收养分,快速成长,而不是一开始就被业绩压得喘不过气。" 最终我选择了这家在数据技术领域深耕了十数年的公司,也让我在正式入职两年多之后的今天,可以确信的说这是一场合适的,恰到好处的双向奔赴。1、实习与培训2023年春末,学校的事已基本忙完,正式入职前我询问公司是否可以提前实习适应一下,得到了HR的肯定答复。记得第一天推开办公室的门,看到区总和隔壁工位的销售同事在热烈的讨论某金融客户的数据迁移方案。没有想象中的层级隔阂,旁边工位上堆满了A4材料,还有两杯瑞幸,空气中飘着淡淡拿铁香,让我这个穿着新买职业装的 "愣头青",瞬间没那么紧张了。正式入职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联合创始人亲授3天的业务能力培训课。讲到销售方法论时,他会举很多实际销售场景的经典案例,还有自己早年拓展客户的案例,慢慢为我打开了销售思维的大门。后面还有一系列的产品知识培训,销售案例分享,售前业务知识培训,商务礼仪知识培训等等,有理论也有实战演练,确保我们新手小白能学有所获从容应对。2、导师带教入职后分配的导师张哥,是我眼中的 "数据技术百科全书"。他带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灌输产品知识和销售理念,而是递给我一本手写笔记本,交代我"尽量把每次陪访的客户痛点记下来,就像记日记一样。" 后来在跟着导师和资深同事们跑客户的日子里,我见识到了很多教科书级的需求捕捉和挖掘提问。这样的陪访和交流让我明白, toB 销售的核心从来不是单向的推销,而是要首先成为客户的 "需求翻译官",成为能为客户痛点把脉切脉的“医生”。记得第一次独立准备金融客户的方案,我对着复杂的产品技术文档熬到凌晨,却始终抓不住重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张哥发消息,没想到他立刻打来电话:"别只盯着技术参数和方案,想想客户最近年报里提到的数据风险防控的关键需求。" 在他和技术同事的指导下,最终我把客户最紧迫需求的技术点转化成为了我司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具象化表达。前半年无业绩压力的 "保护期",是公司给新人的温柔缓冲带。除了导师,我也跟着不同行业的前辈跑不同行业领域的客户,笔记本上记满了各行各业的 "数据密码",这些一线积累,让我在开始独立拜访客户时,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主动提问的对话者。用导师的话说,我算是新人里面很快完成从 "跟跑者" 到 "同频者"角色转变的一个。3、说说公司文化文化这个词很大很宽泛,切身感受却总是让人记忆犹新。比如每周的部门例会,新员工能直接向总监提问,比如老板每次出差来办公室,见面会亲切的问一句适应得如何,最近跟进的客户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团队氛围的平等与包容,让我这个职场新人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技术部门的同事会主动给销售同事讲解产品原理和逻辑, 80、90后的同事们会在午休时分享客户谈判的 "踩坑经验",毫无保留。在这里,只有简单友好和谐的同事,没有勾心斗角的上下级,大家既是工作伙伴,更是能并肩闯关的朋友。即便是在销售体系,内部也是风朗气清,没有复杂的、晦涩的人际关系和客户关系,自上到下,大家都是以优质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客户,成就客户为第一要务。这也为职场小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纷扰和麻烦。4、未来,用成长作答如今的我,从初入职场的紧张忐忑,到现在能自信地与客户探讨需求和解决方案,这一路的成长,离不开公司给的试错空间,鼓励我主动跟进感兴趣的行业,支持我带着想法参与项目讨论。我也渐渐懂得,公司期待的 "皮实韧劲",不是盲目适应,而是带着好奇心主动探索;"结果导向",不是功利追逐,而是以成就客户为最终目标的长期主义。也许它不及大厂,但它给了当初作为新人的我合适的、滋养的土壤,能让毕业生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拔节生长。它不会把新人当 "螺丝钉",而是不断给予资源和机会,把毕业生看作 "潜力股"去培养。现在的我能做的,就是用每一次专业的服务、每一个真诚的方案,反哺我职场人生的第一个伯乐,我的梦中情司云和恩墨。我想,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是如此这般双向奔赴的结果吧!
云和恩墨公司氛围 7人发布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