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前端实习一二面面经

一面

1.自我介绍
2.做系统重构的背景是什么?
3.统一表单系统后配置项减少40%是怎么做到了?
4.排班打卡减少了不必要的页面的重定向是怎么做的?
5.做了一个组件库,这个组件库是给谁用的呢?
6.哪些适合封装成一个公用组件,封装为一个公用组件他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7.简单介绍下GitHub Actions。只用过但是没有深入了解
8.css中有哪些定位的方式?
9.css3的新特性
10.简单说一下什么是回流和重绘?什么场景下会触发回流和重绘?
11.介绍下什么是BFC
12.js有哪些数据类型?
13.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的区别?
14.堆和栈的区别?
15.说下js数组方法?
16.介绍下防抖和节流?
17.async和await了解过吗?
18.看代码说结果,事件循环。
19.cookie、session Storage和local Storage之间有什么区别?
20.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
21.手写深拷贝。

反问

二面

1.自我介绍
2.找一个之前做过的一个比较重点的项目,说一下这里面的一个设计流程和实现了哪些功能?
3.项目拷打
4.另一个项目拷打
5.cookie、token、session的区别?
6.401和403的含义?
7.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8.手写once方法
9.算法:最近公共祖先

反问

总体来说一二面的体验还是很好的,一面面试官人很好,一些回答卡住了她还会引导重新回答出来,总体来说一面大部分都回答出来了,二面的面试官人也不错,就是对面可能信号不是那么好说着说着就卡了,后面问二面面试官有什么建议的时候,就反映说,就是在和别人沟通节奏可以放慢一点,技术方面对技术比较热情,希望继续保持。整体下来还是不错了遇到两个很好的面试官。感恩。
全部评论
是ACM模式还是核心代码模式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06 17:20 陕西
佬OC了吗,一共只有两面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8 18:24 天津
哪个部门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09 16:12 江西
哪个部门的,牛油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04 23:31 江西

相关推荐

临近暑期实习尾声,技术面试一个接一个,简历也改了不止一轮。项目写着写着,我突然意识到:项目写得“完整”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写出“价值感”。有一位前辈给我提了四个关键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项目的深度:你负责了哪些关键模块?(责任)项目中遇到过哪些棘手问题?(难点)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最终带来了什么具体效果?(成果)听起来很基础,但我意识到,自己很多项目只能说“我参与了”,但不能明确讲出“我解决了什么”。我之前忽略了什么?仔细回顾,我做过不少项目,前后端都写过,能用 React / Vue 从零搭起一个系统,也配合过接口联调、上线部署。但说到底,大部分时候只是“按部就班地实现了功能”,很少去问:这块为什么卡顿?有更好的写法吗?这个模块有没有隐藏 Bug?有没有测试覆盖?页面加载慢到底慢在哪里?是网络、渲染、还是组件逻辑?能不能把这个项目做到上线后能跑得动、看得懂、改得动?而我之所以一直忽略,是因为没把这些项目当作真正的“产品”来看待,而是当作“任务”去完成。那我现在打算怎么做?前辈说:“不是怎么写简历的问题,而是项目本身有没有打磨到值得写。”所以我最近做了三件事:1. 把项目重新跑一遍,记录下“没做好的地方”某些页面首屏加载慢,懒加载策略不合理状态管理冗余,组件间数据耦合过高多终端兼容性测试不足,移动端滚动逻辑有问题2. 针对性地重构一部分模块把原本重复写的业务逻辑封装成通用 Hook 或组件用虚拟滚动优化日志数据渲染性能,并对比前后加载时间替换复杂的 Redux 状态管理为更轻量的 Zustand,提高可读性和维护性3. 学着为自己的逻辑加上测试或性能指标写了几份基础的单元测试覆盖流程设计器中的节点增删逻辑用 performance API 测试列表组件渲染时间,并进行 Lazy Render 分段处理技术背景与成长方式我来自一个技术基础相对扎实的环境,动手能力比较强。之前自学过前后端开发,搭建过完整的项目,也尝试了从部署、状态管理到接口封装的完整流程。通过阅读文档和实践为主的方式积累经验,偶尔也会系统性地整理知识点。技术方向:熟练掌握 React / Vue 技术栈,能独立搭建项目架构使用过 TypeScript,掌握基础类型与接口定义熟悉常见前端性能优化手段(懒加载、虚拟列表、代码分包)掌握基本的前端安全知识,如防止 XSS、CSRF 等攻击能使用 Node.js 和 Express 搭建本地开发接口与中间件服务我目前的优势和短板我的优势理解完整开发流程,能独立负责项目从搭建到联调有性能意识,能主动优化加载速度和渲染瓶颈掌握现代前端主流技术,有实践 Vue3、React18、Zustand 等经验动手能力较强,遇到问题愿意查资料并快速验证我的不足类型系统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在复杂项目中封装泛型的经验状态管理工具(如 Redux、Zustand)只用过基础场景,缺少深入建模项目测试覆盖率不高,单测/集成测试的实践不足兼容性与边界场景考虑不够细致,比如低端设备或网络波动下的处理写在最后:把普通项目做出深度,是毕业前最值得做的事我现在的目标,不是再堆一个新项目,而是认真打磨已经写过的项目,让它不仅能运行,更能让人看到我的思考。如果你也在写简历、做项目,建议你也试试回头看一看:你写的那个流程系统、电商页面、组件库,真的到“能上线用”的标准了吗?只要再往深里钻一点,你的项目也能从“写过”变成“写得牛”。如果你也在找实习/准备秋招,希望我们都别只做“功能完成者”,而能逐渐成为“问题解决者”。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
36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