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的的意义

上大学那会儿,我经历过一段让我印象特别深的“社畜预演”。那时候刚大三,想着不能光在宿舍划水,就去找了份校内实习。听起来是个挺体面的兼职,职位叫“助理策划”,听上去像要主导大项目,结果第一天去就被安排打印、贴标签、打电话。
当时跟我一起进来的还有个女生,人特机灵。她第一周就混熟了领导,每天都能搭上几句话,甚至会提前去帮忙倒咖啡。那会儿我还觉得有点“拍马屁”的味道,但后来发现,她其实是个高手——从每次和领导的对话里都能摸清项目的进度,甚至提前知道方向要怎么改。等到正式分任务的时候,她拿到了能写进简历的那部分,而我还在复印资料。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不是“谁会混”的问题,而是有些人天生就更懂得职场的节奏。她那种主动靠近、善于观察的方式,不是溜须拍马,而是一种社交智慧。
那次实习结束后,我没留下什么成果,但心态彻底变了。以前总觉得“埋头干活”是王道,现在才知道,在职场里,努力当然重要,但方向更重要。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忙,忙给谁看,忙完之后能不能被看见。
毕业之后我又经历了几家公司,也见过不少和当年那个女生一样的人,他们懂得在合适的时间说对的话,能在团队里自然地被注意到。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一句话:职场从来不是单选题,不是“会干活”就行,也不是“会说话”就够,而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现在回头看,那段看似不起眼的实习经历,其实是我职场启蒙的开始。它让我明白,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更早意识到规则是什么。

#牛友故事会#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10-30 01:01
某小厂 全栈工程师 120/天 本科其他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