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打卡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内容在发布之后,通常会经历这些步骤:黑名单过滤、机器审核、人工初审(打压)、流量分发(随机流量)、人工复审(标注、推荐)、流量分发(算法竞赛)、出池/沉底。

有人可能会质疑,社区产品的使命不就是让每个生产者的内容都能被看到吗?为什么会有“让谁的的内容被看到”这种命题?

人人平等是慈善,做生意就一定有歧视。毕竟我们要做并不是发现每一条优质内容,而是让发现优质内容的概率与效率变高。

无论是冷启动社区,还是抖音快手这种顶流,流量都是有限的,把流量分给有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用户:一方面可以提高流量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被消费的内容质量,是内容推荐工作的第一步。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6-15 02:05
已编辑
南昌航空大学 数据分析师
Eason三木:你如果想干技术岗,那几个发公众号合唱比赛的经历就去掉,优秀团员去掉,求职没用。然后CET4这种不是奖项,是技能,放到下面的专业技能里或者单独列一个英语能力。 另外好好改改你的排版,首行缩进完全没有必要,行间距好好调调,别让字和标题背景黏在一起,你下面说能做高质量PPT你得展现出来啊,你这简历排版我用PPT做的都能比你做的好。 然后自我评价,你如果要干数据工程师,抗压能力强最起码得有吧。
简历中的项目经历要怎么写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