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中国融通笔试考情分析
时间:11月15日上午9:00-11:00
采用线上形式进行,考试内容分为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知识、申论写作三大模块,部分岗位可能加试专业知识。
一、笔试核心内容与题型分布
1. 通用能力测试(行测)——占比67%,约55题
• 言语理解(20题):考查对字词、语句的理解与运用,题型包括选词填空、病句辨析、片段阅读等,材料可能涉及集团业务相关场景(如资产管理、不动产运营)。
• 逻辑推理(20题):涵盖图形推理、数字推理、演绎推理等,重点考察逻辑思维和规律归纳能力。例如,图形叠加规律、数列递推关系等。
• 数学运算(10题):涉及工程问题、利润计算、概率统计等基础数学题型,需掌握快速解题技巧(如特值法、方程法)。例如,计算合作完成项目的时间或产品合格率。
• 资料分析(5题):基于1篇图文材料,考查数据提取与分析能力,题目围绕集团投资金额、资产运营数据等展开,需注意单位换算和同比环比计算。
2. 综合知识——占比33%,约25题
• 企业文化(5题):重点考察集团发展历程、价值观(如“为军首责、强国利民”)、业务范围(房地产、农业、医疗等)及战略目标。例如,集团成立时间、核心业务板块等。
• 时政热点(5题):聚焦考试前12个月内的国内外大事,尤其是金融、国企改革、国防建设等领域。例如,2025年国企数字化转型政策、国际经济形势。
• 常识判断(15题):涉及法律、经济、科技、人文等基础知识。例如,《民法典》中民事行为能力年龄规定、高新技术发展特点。
3. 申论写作——占比约33%,1题
• 题型与要求:通常为1000字以上的大作文,主题紧密结合国企改革、产业经济、社会责任等,需结合集团“服务国防、助力民生”的定位提出对策。例如,“如何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企业机遇”。
• 评分标准:立意(30%)、结构(30%)、语言(40%)。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点题,中段结合案例论证,尾段升华并提出可行建议。
4. 专业知识(部分岗位加试)
• 考查范围:仅特定岗位(如金融、财务、计算机、房地产)涉及,内容与岗位业务强相关。例如:
◦ 金融岗:金融工具分类、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
◦ 房地产岗:房地产开发流程、投资分析、相关法律法规。
◦ 计算机岗: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基础。
#校招# 留学生秋招 #笔试# 秋招笔试 #考试大纲# 国企面试 #国企秋招
时间:11月15日上午9:00-11:00
采用线上形式进行,考试内容分为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知识、申论写作三大模块,部分岗位可能加试专业知识。
一、笔试核心内容与题型分布
1. 通用能力测试(行测)——占比67%,约55题
• 言语理解(20题):考查对字词、语句的理解与运用,题型包括选词填空、病句辨析、片段阅读等,材料可能涉及集团业务相关场景(如资产管理、不动产运营)。
• 逻辑推理(20题):涵盖图形推理、数字推理、演绎推理等,重点考察逻辑思维和规律归纳能力。例如,图形叠加规律、数列递推关系等。
• 数学运算(10题):涉及工程问题、利润计算、概率统计等基础数学题型,需掌握快速解题技巧(如特值法、方程法)。例如,计算合作完成项目的时间或产品合格率。
• 资料分析(5题):基于1篇图文材料,考查数据提取与分析能力,题目围绕集团投资金额、资产运营数据等展开,需注意单位换算和同比环比计算。
2. 综合知识——占比33%,约25题
• 企业文化(5题):重点考察集团发展历程、价值观(如“为军首责、强国利民”)、业务范围(房地产、农业、医疗等)及战略目标。例如,集团成立时间、核心业务板块等。
• 时政热点(5题):聚焦考试前12个月内的国内外大事,尤其是金融、国企改革、国防建设等领域。例如,2025年国企数字化转型政策、国际经济形势。
• 常识判断(15题):涉及法律、经济、科技、人文等基础知识。例如,《民法典》中民事行为能力年龄规定、高新技术发展特点。
3. 申论写作——占比约33%,1题
• 题型与要求:通常为1000字以上的大作文,主题紧密结合国企改革、产业经济、社会责任等,需结合集团“服务国防、助力民生”的定位提出对策。例如,“如何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企业机遇”。
• 评分标准:立意(30%)、结构(30%)、语言(40%)。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点题,中段结合案例论证,尾段升华并提出可行建议。
4. 专业知识(部分岗位加试)
• 考查范围:仅特定岗位(如金融、财务、计算机、房地产)涉及,内容与岗位业务强相关。例如:
◦ 金融岗:金融工具分类、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
◦ 房地产岗:房地产开发流程、投资分析、相关法律法规。
◦ 计算机岗: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基础。
#校招# 留学生秋招 #笔试# 秋招笔试 #考试大纲# 国企面试 #国企秋招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