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硕士如何翻盘拿下60w+ offer

接上篇:感谢大家的建议~小弟最后还是决定面向工资编程,接了初创公司的offer,去拼一拼梦想

给家人们分享一下这半年的经历供家人们参考

小弟的背景是华五本人大硕,本科天坑,研究生转行人工智能。因为没什么基础,老板又不怎么管,研二开始才算是艰难起步,稀里糊涂接了几个医疗图像的项目,进了cv的坑。

今年三月找暑期实习的时候基本只会cv,无论文无比赛,无实习,一整个被挂麻了,收到的面试基本没有。那个时候成宿成宿失眠,担心自己没有工作。

一直到五月份,还是没有任何大厂的实习offer,最后不情不愿的去了一家小厂。

实习的时候刚好公司有一个大模型相关的探索项目,小弟觉得这是一个跳出cv天坑的好机会,主动找到领导要求加入。实习的四五个月期间在这个项目上往死里卷,每天干到十一点才回出租屋,从实习生变成项目的核心人员。

小半年卷下来,最后公司的探索项目取得了一点点成就,在业界有一点知名度那种,再凭借小弟亿点点包装,摇身一变从cv天坑非科班转码的垃圾变成了有实际业务经验的大模型工程师,在现在aigc大潮下的秋招直接开启了简单模式,投了基本都有面试,最后也收获了几个满意的offer。

最后小弟选择了一家大模型初创公司,通过跟hr的反复拉扯,拿到了40k x 15的现金和看表现给的期权(感觉hr的口头承诺如放屁)

最后总结,家人们,一定要把握每一个翻身的机会!!如果现状不好也不要着急,保持耐心,等待属于你的命运时刻。patient for zhou!

听劝,offer截图删了
全部评论
哥们,这种图不建议放,可以定位到你的……
8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2:45 四川
夺少?????
3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1:10 江苏
听说有些初创是真的苦,前同事跳去初创搞大模型经常加班到后半夜
30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3:15 广东
百川?
1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2:52 北京
cv现在确实天坑啊
1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1:31 上海
我博士才这个数就只有工作不到8h,不加班双休了
10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2:49 北京
太强了佬
9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2:10 江苏
配肾的zhou!
6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00:32 广东
举报了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8 10:25 广东
我都不敢举报了佬😰😰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5:44 广东
我跟博主经历好像哦,我几乎是今年年初才开始真正做医学图像,搞到现在也没啥名堂,论文还没有投出去,幸运的是秋招拿到了某家车企的大模型算法offer,也算是跳出了cv的坑了。大佬能加个好友以后多交流嘛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5:26 安徽
夺少?!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3:15 安徽
夺少?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2:36 重庆
太强了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6 22:10 江苏
大模型更没意思了,还不如搞开发,踏踏实实一点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8 12:26 福建
是我两倍,什么公司我立马跳槽过去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8 16:56 广东
佬可以询问是怎么转到计算机方向的嘛?自学的?👀😖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23:31 北京
公司不会是lc吧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22:21 北京
你这不是电子信息吧你这不是电子信息吧,人的电信不是只有两年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8:44 北京
卧槽,你是真的强🙀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27 17:02 广东

相关推荐

09-23 11:45
门头沟学院 Java
一言蔽之,我作为不适配计算机路径的错位者,几经探寻出路却屡屡受挫,重回原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文字,让你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互联网/计算机有着既定的发展路径,幸存者偏差下适配者的声音被不断放大,而我是那个被淘汰的错位者。我的背景是中下211本+港三硕,均是科班。原先准备不足+疫情放开感染而考研失利,中间空档过一年。最开始的时候选择计算机专业,Java后端开发方向,是因为喜欢其对真实世界的建模方式,即用理性逻辑化的代码导向手段解释世界。但是随着本科课程推进,我愈发认识到高校教育的弊端,随着校园招聘开展,我更清楚社会想到的是“技术专精”型螺丝钉。我是个非典型的理工男,“技术专精”在我身上绝不适用,“杂而不精”更适合形容我。我对文史哲的兴趣颇深,对社会/心理/哲学等话题都能侃侃而谈,而且文字撰写、语言表达能力都算在身边人比较脱颖而出的那种。我称不上是什么能人,但我自认为学习能力不算差,更多时候就是单纯对互联网/计算机的考察内容(算法/八股/技术等)完全提不起动力去学习。我享受建设的过程,工程化的搭建,逻辑化的表达。但我并没有对技术的热爱,也欠缺数理计算能力。我更多时候是视作工具,表层应用,需求导向。我在硕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寻求出路。后端开发/数据开发/数据分析/金融量化/产品经理/管培/解决方案顾问/技术支持都有去了解,但发现要么能力不够(比如AI架构开发和金融量化做不来),要么剩余时间根本不足以裸转向,尤其像产品经理和管培生,两手空空的我在经历和学历根本竞争不过,基本简历挂,连机会都不会有。不得已,只能重回老本后端,但秋招已经开始了,基本上简历筛选能过,但笔试频繁考察算法,我大厂笔试基本必挂。面试不断挖掘深度,我也答不上来。项目不涉及企业场景,似乎面试根本没有兴趣询问。原先认为保底的中厂,没想到一面就挂。反问环节面试官说“结果要看看其他人”,我的理解大概就是我仅有表层认识(又或者不老实背八股),而且估计还有空档减分因素,在横向对比后大概率挂。我认为“技术为核,通识为边”是长期来看适合我的路径,我很适合积累跨越技术周期的综合通识能力。但是短期来看,社会要求你必须专精化锚定,我连入口都进不去。真的会很羡慕那些本就热爱技术的适配者,又或者单纯不反感但能力达标的吃饭人。然而,我是关注人文社科的错位者。我的出路在哪里呢?迷茫与自责,每天都活在没工作的恐惧之中。现在怕是国企/银行都不收留我,这两年似乎银行大幅度缩招,不像疫情之时上有指标承担就业缺口。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60
99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