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打卡产品经理的日常思考# 每个产品都应具备同理心,把自己当做用户,保持对产品的陌生感。这也是因为需求必然来源于用户,是用户在使用产品上时对于成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馈。
所以,认识需求,也是在认识用户、认识自己。
欲望无限,用户啥都要,啥都需要,但资源有限。两者不存在对等关系,需要也不等于需求,满足用户哪些需求以及满足到哪种程度,这是一门艺术。
而需求和成本密切相关,需求的本质是在解决问题,降低成本。
1)定义需求:首先要区分用户
需求来源用户,和用户使用产品的成本紧密关联。但是每个用户不同,所需要的成本也不同,就好比资深用户和小白用户使用同一款软件。
2)定义需求:应该明确场景
但是每个用户的客观环境又不同,比如同一款 app,不同的手机运行只有一台在某个时间运行问题,这个时候需求需要被简单概括到出问题的一类手机。
3)定义需求:也要遍历流程
正如经济学上的供需弹性,需求也是有弹性的,需求弹性意味着人们的选择灵活可变。
如下图,两种实现目的方式:一种曲折、一种简短。当实现路径 1 不可用,如果 2 可用且实现成本较低,那需求就不属于必要。
以上,可以概括为需求的三要素:用户、场景、流程。即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遇到了什么问题,存在着或未存在着某个解决流程。
所以,认识需求,也是在认识用户、认识自己。
欲望无限,用户啥都要,啥都需要,但资源有限。两者不存在对等关系,需要也不等于需求,满足用户哪些需求以及满足到哪种程度,这是一门艺术。
而需求和成本密切相关,需求的本质是在解决问题,降低成本。
1)定义需求:首先要区分用户
需求来源用户,和用户使用产品的成本紧密关联。但是每个用户不同,所需要的成本也不同,就好比资深用户和小白用户使用同一款软件。
2)定义需求:应该明确场景
但是每个用户的客观环境又不同,比如同一款 app,不同的手机运行只有一台在某个时间运行问题,这个时候需求需要被简单概括到出问题的一类手机。
3)定义需求:也要遍历流程
正如经济学上的供需弹性,需求也是有弹性的,需求弹性意味着人们的选择灵活可变。
如下图,两种实现目的方式:一种曲折、一种简短。当实现路径 1 不可用,如果 2 可用且实现成本较低,那需求就不属于必要。
以上,可以概括为需求的三要素:用户、场景、流程。即某个用户,在某个场景遇到了什么问题,存在着或未存在着某个解决流程。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7-13 12:18
华南师范大学 Unity3D客户端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