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用额行业报告:市场份额、规模、增长率、厂商分析2025-2031

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落地与气候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碳信用额作为连接碳排放权与绿色发展的核心纽带,已从政策工具升级为具备金融属性的重要资产。2025年11月24日,专注为企业提供市场战略支持的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主体为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全球市场碳信用额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为行业提供了全景式的市场洞察。该报告以2020-2024年为核心历史数据区间,对2025-2031年市场趋势进行科学预判,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品类型、应用场景及区域分布等多维度,构建了全球碳信用额市场的完整认知框架。

报告核心数据显示,全球碳信用额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黄金周期。经GIR(Global Info Research)专业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碳信用额市场收入已形成规模化基数,随着全球碳交易体系覆盖率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碳交易市场)、企业碳减排需求刚性增长及碳信用额交易机制标准化推进,预计到2031年市场收入将实现跨越式增长,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保持高位水平。这一增长态势不仅体现了碳信用额在气候治理中的核心价值,更反映出全球经济向“低炭化”转型的必然趋势,碳信用额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降低碳成本的关键工具。

一、产品类型:林业与再生能源主导,多元项目协同发展

从产品类型维度划分,全球碳信用额市场基于项目减排属性形成多元化供给体系,林业碳汇、再生能源等核心品类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类型项目因减排机制与周期差异,呈现差异化增长特征。

林业碳汇项目是当前碳信用额的最大供给来源,2024年市场占比达38%,这类项目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等方式增加碳吸收,具备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在巴西亚马逊雨林保护项目、中国“三北”防护林碳汇项目等标杆案例带动下,林业碳信用额因减排周期长、公信力高,成为企业长期碳抵消的首选,2024年全球林业碳信用额交易量同比增长52%。

再生能源项目是第二大品类,2024年市场占比达32%,涵盖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通过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减排。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激增(2024年全球风电、光伏装机总量突破30亿千瓦),这类碳信用额供给持续扩大,欧洲能源企业采购占比超60%,用于抵消传统能源业务的碳排放。

垃圾填埋甲烷项目凭借“变废为宝”的特性快速崛起,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5%,这类项目通过收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气体用于发电或燃烧处理,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实现能源回收,在人口密集的亚太地区需求旺盛。其他类型则包括工业节能、碳捕获与封存(CCS)等项目,虽当前占比不足10%,但随着技术成熟,预计2025-2031年CAGR将超50%,成为市场新增长极。

二、应用领域:企业需求刚性主导,个人市场萌芽起步

在下游应用领域,全球碳信用额市场呈现“企业端为绝对主力、个人端逐步渗透”的格局,不同应用主体的需求逻辑与采购特征差异显著,共同推动市场规模扩容。

企业端是核心需求来源,2024年市场占比超95%,涵盖能源、化工、航空、汽车等重点排放行业。这类需求主要分为“合规性采购”与“自愿性减排”两类:合规性采购来自碳交易体系覆盖的企业,如欧盟ETS体系内的钢铁企业,2024年平均每家企业碳信用额采购支出达1200万美元;自愿性减排则来自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战略驱动的企业,全球财富500强中已有78%的企业建立自愿性碳抵消计划,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更是承诺“碳中和”目标,带动碳信用额采购量激增。

个人端市场虽处于萌芽阶段,但增长潜力显著,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0%。个人需求主要集中在“碳足迹抵消”场景,如通过购买碳信用额抵消出行、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欧洲、北美地区的个人碳信用额交易平台用户数已突破千万。随着环保意识普及与个人碳账户体系建设,预计2031年个人端市场占比将提升至8%-10%,成为市场重要补充。

三、竞争格局:国际巨头领跑,本土机构快速成长

全球市场竞争层面,报告重点聚焦了16家在碳信用额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机构,形成“国际综合服务商主导、本土项目开发商补充”的竞争格局,不同梯队企业的业务重心差异明显。

第一梯队以South Pole Group、EcoAct、3Degrees等国际综合碳服务巨头为代表,这类企业具备“项目开发-核证-交易-咨询”全链条服务能力,South Pole Group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超15%,开发的碳信用额项目覆盖50多个国家,服务超2000家企业客户;EcoAct依托欧洲碳交易市场优势,成为欧盟ETS体系内最大的碳信用额服务商之一,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达8.5亿美元。

第二梯队包括Aera Group、Terrapass、NativeEnergy等专注特定区域或品类的机构,Aera Group聚焦北美市场的林业碳汇项目,2024年林业碳信用额交易量占北美市场的22%;Terrapass则以个人碳信用额交易为特色,平台年交易量突破100万吨CO₂当量。

第三梯队以中国的CBEEX(北京环境交易所)、GreenTrees等本土机构为代表,这类机构深耕本土市场,CBEEX作为中国碳交易核心平台,2024年碳信用额交易额占亚太地区的35%;GreenTrees则专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在国内的碳汇林面积超1000万亩,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报告通过对这些机构的项目资源、核证能力、客户结构、收入规模及最新动态(如跨国合作、技术升级)的系统分析,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清晰的竞争参照。

四、报告架构:全维度解析,支撑绿色战略决策

作为一份体系完整的行业研究报告,其内容架构实现了对碳信用额市场的全链条、多维度解析,覆盖“定义-竞争-细分-区域-趋势”的完整逻辑链路,为企业、机构及投资者提供精准决策支撑。

第1章明确碳信用额的核心定义、统计范围、产品分类与应用领域,同时发布全球及各地区2020-2031年总体规模与预测数据;第2章聚焦全球主要机构,开展2020-2025年竞争力画像分析,涵盖机构基本情况、核心业务、项目类型、收入规模及最新动态;第3章深入剖析2020-2025年全球竞争态势,重点呈现Top3、Top5机构的收入份额、业务布局,以及行业并购动态(2024年全球碳信用额领域并购金额超3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全链条服务能力整合)、新进入者威胁;第4-5章分别针对产品类型与应用领域,完成2020-2031年细分市场的规模、收入及预测分析,明确各品类与场景的增长优先级;第6-10章按区域细化,呈现北美、欧洲、亚太等五大区域内不同国家(如美国、中国、德国、巴西)的市场数据,其中欧洲以42%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亚太地区增速最快(CAGR超40%),中国、印度成为核心增长引擎;第11章研判市场动态,全面分析驱动因素(政策强制、ESG需求)、阻碍因素(标准不统一、核证公信力不足)、发展趋势(数字化交易、国际互认)及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第12章梳理产业链结构,涵盖上游项目开发商、中游核证机构与交易平台、下游应用主体;第13-14章则给出研究结论与研究方法,通过政策分析、企业访谈、数据建模等多重手段,确保报告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在下游应用领域,业务流程模拟软件市场呈现“工业场景为核心、跨行业延伸”的格局,汽车、化工、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需求刚性,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不同行业的应用侧重点差异显著。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昨天 08:59
已编辑
货拉拉 后端开发 n*12.5 硕士985
讲原则的杨桃在刷题:小米先排除,除非开了比其他都高不少的offer,毕竟南京对你未来职业跳槽可选择空间小了不少,其他的看你对城市怎么考虑的,优选的话肯定菊厂,不管是未来跳槽可选择空间还是内部转岗肯定要比其他好一些,不跳槽都更能干得下去,次选嘛哈啰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1-08 17:33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全栈开发
应届生不要只会盯着一线城市大厂了,那样你投递的机会将很少很少,现在估计也是秋招的尾声了,但是某种意义上讲又是才刚开始,特别是非985的学生,才是属于你们的专场校招,有时间可以多看看大厂子公司,非一线大公司,比如云智鹅,以下我简称为“云鹅”,集团本部的叫“大鹅”以下我来说一下云鹅的面试、实习转正、工作体验、待遇福利感受感觉还是不错的①面试:面试流程很规范,概率笔试-云鹅/大鹅技术面-集团大鹅ld面-云鹅hr面-应届生签三方,而且问的东西由浅入深,由基础知识到业务,全方位的考量,要做题有做题,要聊天有聊天,轻松愉快②实习转正:暑假实习都是有转正概率的,而且双非学生转正概率非常高,大鹅不卡学历,云鹅很喜欢努力的爱卷的双非本、双非硕学生,所以你这个身份进去大概率转正保底了,实习的时候导师也会手把手教,有的还会带着一起去吃饭,融入团队,很幸福③工作体验: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云鹅的孩子们跟大鹅是一起培养,共同进步的!!大家在同一个组里,一起开会讨论,一起干活,往同一个项目里提交代码,同一个ld,同样的流程规范,你会直接接触到腾讯的技术栈、流程、技术方案、云业务、AI+、腾讯会议、腾讯地图等,跟随t11 t12的步伐,接受大佬的指导,在这种高手云集的环境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无疑就是程序员/产品的黄埔军校!而且ld都是大鹅里的,你要是技术真的过硬,完全可以接触到更核心的业务去锻炼自己,这种成长是飞速的,比中小厂公司能学到的东西多很多哇!!而且title和背书也很好听有很多在集团大鹅工作的老同事因为结婚等各种原因来到云鹅的,所以身边的同事很多都是从集团腾讯过来的大牛,手把手教你技术我是真的觉得,做软件开发的小登,就应该去互联网公司,进到这样的行业才能更好有业务和技术长进,其他行业就算了吧,老了再去也不迟,包括硬件厂、制造业、教培等等因为用人成本不一样,所以云鹅的孩子们更容易做到超乎ld的预期工作氛围很nice,同事很友好,有的还有饭堂,周边吃饭也不少,周边租房特别香,一千多就可以很近上班、环境优雅了,还不是城中村,简直就是wlb,要是换在深圳,真得花三四千住老鼠窝了云鹅嘛。。坐标西安、武汉、长沙、重庆、厦门,哪个离家近④福利待遇电脑设备跟本部是一样的mac新款捏,校招生连个排插都是新的公司还会经常送企鹅公仔,企鹅周边云鹅也是鹅爷,工牌一样的技术氛围浓厚,很多培训课,包括AI培训,前端技术培训,后端技术培训啥的,跟大鹅一起享受学习资源各种节假日礼包都是有的,我没想到还有个长辈关怀礼……价值快一千的礼品送给家人(不知道会不会觉得我长大了)签字费(基本上都有份)、房补、年终、餐补、下午茶、团建、校招礼盒、周年礼盒等等都会有的捏,年包还行吧,双休!没有加班氛围!哪怕是核心组也很少加班,可能会有部分应届生卷王喜欢在工位上多学习一会儿,早上十点多上班,晚上八点多之后都没什么人了云鹅的公积金跟大鹅的是一样比例拉满的,试用期也是三个月云鹅整体的福利上,没有大鹅的多,但是二线跟一线相比是不公平的!二线压力也小很多,真正的work life balance提一嘴,待遇比广州四大天坑好,比某些中厂好,吊打小公司啊?你说去哪投递,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云智研发中心”
帮你内推|腾讯云智研发 校招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