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招体验点评:地狱级难度!
打开朋友圈,有人晒offer晒到像在打扑克牌,有人收感谢信收到手软。今年的秋招,有人说比前两年还难,有人说意外捡漏成功。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我来给大家讲讲今年秋招的那些哭笑不得的事。

一、秋招众生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给总结为四种类型的秋招众生相,总有一大批天选人会收割Offer,然后在牛客、招聘群来炫耀自己的收割offer,表面上让他人给出建议,实际降维打击众人!也会有这样一批人,一开始几个月面试都没几个,可11,12月却收到了2,3个意向,运气还是很重要的。
有不少的同学会选择转行,因为80%甚至以上的人,都是跟着学校进行学习的,那么找不到工作是大概率事件,但学校就业率还是要保证的,一大批同学基本都是电子厂、自媒体、电商、回家托关系找个当地的工作去了。

天选之子型
有人在群里凡尔赛:"哎呀,美团和字节的offer该怎么选啊?"这种感觉就像考试时学霸在纠结是考100分还是99分,让其他人恨不得当场退群。
绝处逢生型
有位同学分享:"9月颗粒无收,10月心态爆炸,11月突然收到两个意向!"这种经历就像玩密室逃脱,在最后时刻找到了钥匙。
持续泡池型
面完试就石沉大海,状态永远显示"面试中"。这种感觉就像给暗恋对象发了消息,对方已读不回,让你每天都在猜:"我还有机会吗?"
转行跑路型
面了十几场都没结果,最后决定转行。这种同学的心态是:"既然游戏难度太大,那我换个游戏玩总行吧?"
二、今年秋招的魔幻现实
现在求职的流程已经越来越繁琐了,笔试->测评->AI面—>技术面->HR面,这几个流程下来,周期长的话得半个月以上才能完成,而且大多数同学只能到测评和 AI 面,因为根本过不了技术和 HR 的筛选。
另外现在智力题和场景题出的越来越多,更考一个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去根据题库做。
今年对于 Java 依然是非常困难,前端和测开有所上升,对于基础学历的门槛正在逐步提高中,很多测试反而要硕士岗位,实际就是供大于求了。
AI面试官:冷漠的答题机器
面对屏幕里的虚拟人,要在规定时间内说完答案,还得保持微笑。有同学吐槽:"说完感觉AI比我更懂什么叫标准答案!"
面试难度:从LeetCode到脑筋急转弯
算法题不再满足于原题,各种变形题让你怀疑人生。平时死记硬背的同学在这一关纷纷现出原形。
泡池子大赛:看谁憋得住
从投递到出结果动不动就一两个月,等的过程中都能看完三部电视剧了。最绝的是,等到最后可能只是一句:"很遗憾..."
流程繁琐到怀疑人生
笔试、测评、AI面、技术面、HR面...过五关斩六将,感觉不是在找工作,是在参加马拉松。
三、幸存者经验谈:怎么在秋招中活下来
早投,而不是等大佬们投完,假如面试官和 HR 感兴趣,就算你之前挂了,后面还会捞,可能有多次机会,后面就算你过了,HC没了,或者由于公司变动,会有很多意外情况发生。
有实习一定要大于没实习,有一定实习成果肯定大于包装的,造假的简历,不要持续去只看八股文,因为有时候根本没面试机会,你反而会越来越焦虑,后期基本有面试前几天复习就绰绰有余了。

早准备早投递是真理
8月才开始准备的同学已经输在起跑线了,现在都是"金7银8",7月不投递,9月徒伤悲。
实习经历是敲门砖
没有实习经历的同学,网申通过率直接打对折。有位同学直言:"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去实习。"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有位同学分享:"面到11月时已经看不进八股文了,结果反而放松心态拿到了offer。"有时候越不在意,结果越好。
别死磕大厂
中小厂给的薪资可能比大厂还香,而且竞争没那么激烈。先把offer拿到手,以后再跳槽也不迟。
秋招就像打麻将,前面输没关系,最后一把胡了就行。
有人早早听牌,有人还在摸牌,重要的是别提前离场。
无论你现在手握多个offer还是零offer,都别太焦虑。毕竟,秋招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不是终点。祝大家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


查看22道真题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