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刷题笔记】- Excel单元格数值统计
刷题笔记合集🔗
Excel单元格数值统计
问题描述
小柯经常使用Excel工作表对选定区域的数值进行统计,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请仿照Excel的这个功能,对给定表格中选中区域的单元格进行求和统计,并输出统计结果。
为简化计算,假设当前输入中每个单元格内容仅为数字或公式两种:
- 如果为数字,则是一个非负整数,形如 3、77
 - 如果为公式,则固定以=开头,且仅包含下面三种情况: 
    
- 等于某单元格的值,例如 =B12
 - 两个单元格的双目运算(仅为+或-),形如 =C1-C2、C3+B2
 - 单元格和数字的双目运算(仅为+或-),形如 =B1+1、100-B2
 
 
注意:
- 公式内容都是合法的,例如不存在 =C+1、=C1-C2+B3、=5、=3+5
 - 不存在循环引用,例如 A1=B1+C1、C1=A1+B2
 - 内容中不存在空格、括号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表示给定表格区域的行数和列数,
,
。
接下来  行,每行 
 个以空格分隔的字符串,表示给定表格 
 的单元格内容。
最后一行输入的字符串,表示给定的选中区域,形如 A1:C2。
输出格式
一个整数,表示给定选中区域各单元格中数字的累加总和,范围 -2,147,483,648 ~ 2,147,483,647。
样例输入
1 3
1 =A1+C1 3
A1:C1
 
  5 3
10 12 =C5
15 5 6
7 8 =3+C2
6 =B2-A1 =C2
7 5 3
B2:C4
 
  样例输出
8
 
  29
 
  数据范围
- 表格的行号 
,列号
,例如单元格 B3 对应 values[2][1]
 - 输入的单元格内容(含公式)中数字均为十进制,值范围 
 - 选中区域:冒号左侧单元格表示选中区域的左上角,右侧表示右下角,如可以为 B2:C10、B2:B5、B2:Y2、B2:B2,无类似 C2:B2、C2:A1 的输入
 
| 样例 | 解释说明 | 
|---|---|
| 样例1 | A1单元格为1,B1单元格为公式=A1+C1,计算结果为4(A1的值1加上C1的值3),C1单元格为3。所以选中区域A1:C1的和为1+4+3=8。 | 
| 样例2 | 选中区域B2:C4包含B2(5)、C2(6)、B3(8)、C3(=3+C2)=9、B4(=B2-A1)=5-10=-5、C4(=C2)=6,总和为5+6+8+9-5+6=29。 | 
题解
这道题目模拟Excel表格中的单元格计算功能,核心在于处理公式和求和计算。
首先需要理解Excel表格的坐标和矩阵索引之间的对应关系:
- 列对应关系:A对应索引0,B对应索引1...(字母的ASCII码值减去65)
 - 行对应关系:1对应索引0,2对应索引1...(行号减1)
 
处理公式有三种情况:
- 等于某单元格的值(如=B12)
 - 两个单元格的双目运算(如=C1-C2)
 - 单元格和数字的双目运算(如=B1+1)
 
使用递归的方式处理公式:当我们遇到一个单元格引用时,我们需要计算该单元格的值,如果该单元格又包含公式,则继续递归计算。
解题思路:
- 解析选中区域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
 - 定义函数来计算单元格的值,处理不同类型的公式
 - 定义辅助函数判断内容是否为坐标,将坐标转换为矩阵索引
 - 遍历选中区域,累加所有单元格的值
 
时间复杂度:O(rows * cols),需要遍历矩阵中的所有单元格。空间复杂度:O(rows * cols),需要存储矩阵数据。
本题的关键点是正确处理单元格引用和公式计算,以及处理好递归调用避免死循环(题目已保证不存在循环引用)。
参考代码
- Python
 
import sys
input = lambda:sys.stdin.readline().strip()
# 输入获取
rows, col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table = [input().split() for _ in range(rows)]
start, end = input().split(":")
# 判断是否为单元格坐标
def is_pos(pos):
    return "Z" >= pos[0] >= 'A'
# 将单元格坐标转换为矩阵坐标
def get_pos(pos):
    c = ord(pos[0]) - 65  # A列对应矩阵的第0列
    r = int(pos[1:]) - 1  # 起始行1对应矩阵的第0行
    return r, c
# 获取单元格的值并更新
def get_cell_val(pos):
    r, c = pos
    val = calc_cell_val(table[r][c])
    table[r][c] = str(val)  # 更新单元格值
    return val
# 计算操作数的值
def operate(ops, is_add):
    # 初始化操作数
    op1 = op2 = 0
    
    # 处理第一个操作数
    if is_pos(ops[0]):
        # 如果是单元格坐标
        op1 = get_cell_val(get_pos(ops[0]))
    else:
        # 如果是数字
        op1 = int(ops[0])
    
    # 处理第二个操作数
    if is_pos(ops[1]):
        op2 = get_cell_val(get_pos(ops[1]))
    else:
        op2 = int(ops[1])
    
    # 执行加减运算
    return op1 + op2 if is_add else op1 - op2
# 计算单元格的值
def calc_cell_val(cell):
    cell = str(cell)
    
    # 如果以=开头,是公式
    if cell[0] == "=":
        # 获取公式内容
        formula = cell[1:]
        
        # 处理加法公式
        if "+" in formula:
            return operate(formula.split("+"), True)
        # 处理减法公式
        elif "-" in formula:
            return operate(formula.split("-"), False)
        # 处理引用单元格的公式
        else:
            return get_cell_val(get_pos(formula))
    # 如果不是公式,直接返回数值
    else:
        return int(cell)
# 计算结果
def get_result():
    # 获取选中区域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
    r1, c1 = get_pos(start)
    r2, c2 = get_pos(end)
    
    # 计算选中区域的总和
    total = 0
    for i in range(r1, r2 + 1):
        for j in range(c1, c2 + 1):
            total += calc_cell_val(table[i][j])
    
    return total
# 输出结果
print(get_result())
 
  - Cpp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vector<string>> table;  // 表格内容
int rows, cols;               // 表格尺寸
// 判断是否为单元格坐标
bool isPos(const string& s) {
    return !s.empty() && s[0] >= 'A' && s[0] <= 'Z';
}
// 将单元格坐标转为矩阵坐标
pair<int, int> getPos(const string& pos) {
    int c = pos[0] - 'A';  // 列坐标
    int r = stoi(pos.substr(1)) - 1;  // 行坐标
    return {r, c};
}
// 获取单元格的值并更新
int getCellVal(co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算法刷题笔记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本专栏收集并整理了一些刷题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