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预计2031年全球全氟醚橡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7.43亿美元

2024年全球全氟醚橡胶产量达到了178.40吨,平均售价为6,207美元/千克。全氟醚橡胶 (FFKM) 在所有橡胶材料中具有最高的工作温度范围、最全面的化学兼容性以及最低的脱气和可萃取水平。它们的工作温度高达 327°C,可抵抗 1,800 多种化学物质。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半导体工业等。本报告研究了全氟橡胶聚合物市场。

注:报告中公司和地区的收入基于全氟橡胶聚合物的统计数据,而类型和应用数据基于全氟橡胶密封件和零件的统计数据。市场上有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种类型的公司自己生产全氟橡胶聚合物,但最终销售的产品是全氟橡胶密封件和零件,例如杜邦和 Greene Tweed。而其他公司则销售全氟橡胶聚合物,例如 Solvay、Daikin 和 AGC。因此,报告中所有公司的收入都是以全氟弹性体生胶计算的。

全氟醚橡胶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卓越性能和高耐化学性的驱动。FFKM能够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性介质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石油和天然气、半导体制造等高要求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全氟弹性体的生产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美国是全氟弹性体的最大生产国,市场份额约70%。这个行业非常集中,排名前五的公司约占全球产量的96%。DuPont是全氟弹性体市场的先驱,约6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还有Solvay、Daikin、Asahi Glass和Greene Tweed。全氟弹性体主要分为O型圈、V型圈、垫片和其他密封件。2024年O型圈市场份额占比过半。全氟弹性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半导体、食品制药等行业。全氟弹性体占比最大的是半导体行业,2024年收入市场份额接近全球一半的市场占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M在2025年彻底退出了市场,不过目前市场上可能还会有一些3M的存货。

主要市场趋势:

趋势一:环境压力不再仅仅被视为合规成本,而已成为技术迭代的核心催化剂。领先企业正积极研发无需传统乳化剂和氟化溶剂的新型聚合工艺,旨在从源头杜绝PFAS风险。这种"为可持续性而设计"的创新超越了单纯的法规规避,它同步提升了产品纯度和一致性,能更好地满足高端制造对材料可靠性的严苛要求。因此,将环境挑战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已成为界定下一代市场领导者的关键标准。

趋势二:半导体制造向更精细工艺节点的发展,对FFKM提出了近乎极致的性能要求。在EUV光刻、先进蚀刻等关键工艺中,密封材料不仅要耐受强等离子体和高温度腐蚀,还必须达到超低析出水平,防止微量污染物损伤高价值晶圆。这一本质需求推动FFKM技术向更高纯度、更优稳定性和更长使用寿命发展。供应商的竞争焦点体现在能否提供极端条件下绝对可靠、零污染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半导体产业的进步将持续作为FFKM材料性能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引领整个行业迈向更高技术壁垒和附加价值。

趋势三:全球半导体产能持续向亚太地区集中,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使该地区成为全球FFKM需求最旺盛、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一趋势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战略格局:一方面,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全球领先供应商深化本地化生产和技术服务网络,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和快速响应能力;另一方面,该地区强劲的制造需求及对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迫切性,也为本土新兴企业带来市场机遇,可能改变长期由国际巨头主导的竞争格局。亚太市场不仅是销售终点站,更将成为未来技术路线、供应链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核心塑造者。

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全氟醚橡胶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全氟醚橡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7.4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63%。

根据QYResearch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全氟醚橡胶生产商主要包括DuPont、Solvay、Daikin等。2024年,全球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90.66%的市场份额。

就产品类型而言,目前O型圈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66.96%的份额。

就产品应用而言,目前半导体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59.41%的份额。

本文作者

秦伟——本文主要分析师

拥有10年以上行业数据分析经验,专注于电子及通信领域。

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电子及通信行业市场数据,为公司制定市场战略提供数据支持;进行市场调研,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为新产品立项提供依据;跟踪产品销售数据,分析销售趋势,预测市场前景,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深入分析,为企业制定市场战略、优化产品线提供支持。

凭借坚实的电气工程基础和对新兴技术的热情,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和分析该行业的关键领域,包括半导体、无线通信系统、消费电子产品和物联网 (IoT)。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