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手写过滤器!SpringCloud Gateway 内置30 个,少写 80% 重复代码

大家好,我是小富~

我发现公司的网关项目里有很多的轮子,几乎每个人接手这个项目开发,都会自定义过滤器,导致有非常非常多的过滤器,修改其中一个,指不定就会影响其他的人功能,非常的恼火。

其实在 Spring Cloud Gateway 本身内置了很多通用的过滤器组件,有些功能无需重复开发,直接通过配置就能完成请求修改、参数处理、安全校验等功能。但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只知道 RewritePath 等常用过滤器,却忽略了官方早已内置的 30+ 过滤器。

下边小富梳理 Spring Cloud Gateway 30+ 个过滤器,包含配置示例与实战场景,你会发现有些代码真的不用写。

一、请求相关

1. AddRequestHeader

作用:给请求添加 Header,转发请求前,给请求添加指定 Header。

配置示例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xiaofu-120412
          uri: http://127.0.0.1:12041/
          predicates:
            - Weight=xiaofu-group, 1
            - Path=/test/version1/**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AddRequestHeader
              args:
                name: X-Request-Source  # Header名称
                value: gateway         # Header值

场景:传递请求来源标识(如gatewayapp),方便下游服务做权限控制。

2. RemoveRequestHeader

作用:移除请求中的 Header,转发前移除请求中指定的 Header(如敏感信息)。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RemoveRequestHeader
    args:
      name: Authorization # 移除客户端传来的 Authorization 头

场景:下游服务不需要客户端直接传递的令牌,由网关统一处理认证时使用。

3. SetRequestHeader

作用:覆盖请求中的 Header,若请求中已存在指定 Header,直接覆盖其值;不存在则添加。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SetRequestHeader
    args:
      name: Authorization
      value: 111111 # 强制将 Authorization 设为 111111 

注意:与 AddRequestHeader 的区别是,SetRequestHeader 会覆盖原有值,而 AddRequestHeader 会保留原有值(若存在)。

4. AddRequestParameter

作用:转发请求时给请求添加参数,URL 或请求体添加参数(支持 GET/POST)。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AddRequestParameter
    args:
      name: from
      value: gateway  # 所有请求会带上 ?from=gateway 参数

场景:统计请求来源,或给下游服务传递额外标识(如灰度标记)。

5. RemoveRequestParameter

作用:移除请求中的参数,转发前移除请求中的指定参数(如敏感参数 password)。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RemoveRequestParameter
    args:
      name: password  # 移除请求中的 password 参数

6. MapRequestHeader

作用:把网关请求头的值,映射到另一个请求头里。比如前端调用网关,请求头有一个 X-User-Id 用来验证,但是要转发的下游服务只校验请求头 userId,这时要自动做一个映射。

配置示例

filters:
  - MapRequestHeader=X-User-Id, userId

7. RequestSize

作用:限制请求体大小,拒绝请求体超过指定大小的请求(防止大文件上传压垮服务)。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RequestSize
    args:
      maxSize: 10MB  # 最大请求体10MB,超过返回413

8. RequestHeaderSize

作用:限制请求头大小,拒绝请求头超过指定大小的请求,如下任何请求头的大小超过1000字节,这将发送一个 431状态码的响应。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questHeaderSize=1000B

9. PreserveHostHeader

作用:保留原始 Host 头,转发请求时,保留客户端的原始 Host 头(默认会改为下游服务的 Host)。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PreserveHostHeader  # 无参数,直接启用
  • 场景:下游服务依赖 Host 头进行逻辑处理时使用。

10. SetRequestHostHeader

作用:某些情况下,host 头可能需要被重写。修改请求的 Host 头,转发请求时,强制修改 Host 头为指定值。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SetRequestHostHeader
    args:
      host: target-service.com  # 强制 Host 头为 target-service.com

11. CacheRequestBody

作用:缓存请求体,请求体(如 POST 请求的 JSON 数据),我们知道默认请求体只能读一次,所以为了后续的操作,使用该过滤器来缓存请求体,然后再把它发送到下游,从 exchange 属性中获取请求体。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CacheRequestBody
    args:
      cacheName: requestBodyCache  # 缓存名称

场景:多个过滤器需要读取请求体时使用(如先校验签名,再解析参数)。

二、响应相关

主要是调整服务返回的响应信息,比如响应头 Header 等。

1. AddResponseHeader

作用:给响应添加 Header,服务返回响应后,给响应添加指定 Header(如跨域标识、缓存控制)。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AddResponseHeader
    args:
      name: X-Response-Time
      value: 120  # 可结合全局过滤器动态设置响应时间

场景:添加 Cache-Control: max-age=3600 控制静态资源缓存。

2. RemoveResponseHeader

作用:移除响应中的 Header,移除服务返回的敏感响应头(如 X-Application-Context 暴露服务信息)。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RemoveResponseHeader
    args:
      name: X-Application-Context

3. SetResponseHeader

作用:覆盖响应中的 Header,覆盖服务返回的响应头(如统一设置 Content-Encoding)。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SetResponseHeader
    args:
      name: Content-Encoding
      value: gzip  # 强制响应使用 gzip 编码

4. RewriteResponseHeader

作用:重写响应 Header 的值,用正则表达式修改响应 Header 的值(如脱敏处理)。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RewriteResponseHeader
    args:
      name: X-User-Phone
      regexp: "(.{3}).\*(.{4})"  # 保留前3位和后4位
      replacement: "\$1\*\*\*\*\$2"   # 手机号脱敏为 138\*\*\*\*5678

5. DedupeResponseHeader

作用:去重响应头,当响应头存在多个相同名称时,去重并保留指定值。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DedupeResponseHeader
    args:
      name: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strategy: RETAIN\_FIRST  # 保留第一个值

场景:解决跨域配置中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重复的问题。

6. RemoveJsonAttributesResponseBody

作用:从根层 JSON 响应结果中移除指定字段,只对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的响应生效。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RemoveJsonAttributesResponseBody=xiaofu

场景:比如在某些敏感或无意义的字段,下游服务暂时无法改动,而响应结果又不想暴漏出来的字段。注意:2021.x版本的网关还不支持,需要高版本。

7. SetStatus:设置响应状态码

作用:强制修改响应的 HTTP 状态码(如将 404 改为 200 并返回自定义提示)。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SetStatus
    args:
      status: 200  # 无论服务返回什么,响应状态码都设为 200

8. RewriteLocationResponseHeader

作用:重写响应头中的 Location(用于反向代理场景)。 NEVER_STRIP、AS_IN_REQUEST(默认)和 ALWAYS_STRIP。

  • NEVER_STRIP: 即使最初的请求路径不包含version,version也不会被剥离。
  • AS_IN_REQUEST: 只有当原始请求路径不包含version时,才会剥离version。
  • ALWAYS_STRIP: version 总是被剥离,即使原始请求路径包含version 。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LocationResponseHeader=AS_IN_REQUEST, Location

三、路径处理相关

修改请求路径与跳转相关的操作

1. RewritePath(最常用)

作用:重写请求路径,用正则表达式修改请求路径(如去掉 /api 前缀)。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RewritePath
    args:
      regexp: /api/(?\<segment>.\*)  # 匹配 /api/test
      replacement: /\$\\{segment}    # 重写为 /test(转发到下游服务)

场景:前端请求带 /api 前缀,网关转发时去掉,适配下游服务接口路径。

2. PrefixPath

作用:给路径添加前缀,转发前给请求路径添加指定前缀(如下游服务接口统一带 /v1)。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PrefixPath
    args:
      prefix: /v1  # 请求 /user → 转发到 /v1/user

3. StripPrefix

作用:移除路径前缀,移除路径中指定数量的前缀段(如 /api/v1/user 移除 2 段前缀)。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StripPrefix
    args:
      parts: 2  # /api/v1/user → 转发到 /user

注意:与 RewritePath 的区别是,StripPrefix段数移除,RewritePath 按正则匹配,更灵活。

4. RedirectTo

作用:重定向请求,将请求重定向到指定 URL(支持 301/302 状态码)。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RedirectTo
    args:
      status: 302  # 临时重定向
      url: https://baidu.com  # 重定向到新域名

场景:域名迁移、旧接口废弃时引导到新地址。

5. SetPath

作用:直接设置路径,用模板语法直接设置请求路径(替代原有路径)。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SetPath
    args:
      template: /fixed/path  # 所有请求都转发到 /fixed/path

四、安全相关:

控制请求参数与路由转发相关的操作,比如请求限流、重试、负载均衡等。

1. RequestRateLimiter

作用:基于令牌桶算法限流(默认用 Redis 存储限流计数)。

配置示例

filters:
  - RewritePath=/test/version1/(?<segment>.*),/$\{segment}
  - name: RequestRateLimiter
    args:
      redis-rate-limiter.replenishRate: 10  # 令牌桶填充速率(每秒10个)
      redis-rate-limiter.burstCapacity: 20  # 令牌桶最大容量(最多存20个)
      key-resolver: "#{@myKeyResolver}"    # 需自定义 KeyResolver

key-resolver 用于定义如何生成限流的key,这通常基于请求的某些属性(如IP地址、用户ID等)。你可以通过实现 KeyResolver 接口来自定义key解析器。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gateway.filter.ratelimit.KeyResolv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er.ServerWebExchange;
import reactor.core.publisher.Mono;

@Component("myKeyResolver")
public class MyKeyResolver implements KeyResolver {
    @Override
    public Mono<String> resolve(ServerWebExchange exchange) {

        // 例如,根据请求头中的某个字段生成key
        return Mono.just("8888888x-api-key:"+exchange.getRequest().getHeaders().getFirst("x-api-key"));
    }
}

由于默认是 redis 做底层限流,所以这里要加上 redis 配置信息

spring:
  redis:
    host: localhost
    port: 6379
    password: xxxx

场景:保护下游服务,防止流量过载(如秒杀接口限制单 IP 访问频率)。

2. Retry

作用:请求重试,当服务返回指定状态码或超时,自动重试请求。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Retry
  args:
    retries: 3 # 最多重试3次
    statuses: BAD_GATEWAY, SERVICE_UNAVAILABLE  # 遇到 502/503 重试
    methods: GET,POST
    backoff:
      firstBackoff: 10ms # 第一次重试延迟100ms
      maxBackoff: 50ms  # 最大延迟1s
      factor: 2 # 延迟倍数(100ms → 200ms → 400ms)
      basedOnPreviousValue: false

注意:重试可能导致下游服务重复处理,需确保接口幂等性。

3. Hystrix

作用:熔断降级(已过时,推荐 CircuitBreaker),服务调用超时或失败时,触发熔断并返回降级响应。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Hystrix
    args:
      name: fallbackCommand  # 熔断命令名
      fallbackUri: forward:/fallback  # 降级接口(返回默认数据)

4. CircuitBreaker

作用:熔断降级(替代 Hystrix),基于 Resilience4j 实现熔断,支持超时、失败率阈值配置。

配置示例

filters:
  - name: CircuitBreaker
    args:
      name: myCircuitBreaker
      fallbackUri: forward:/inCaseOfFailureUseThis  # 这里是网关内的控制器uri
      statusCodes:  # 也可根据状态来控制是否熔断
          - 500
           - "NOT_FOUND"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Slf4j
public class InCaseOfFailureUseThisController {

    @GetMapping(value = "/inCaseOfFailureUseThis")
    public String inCaseOfFailureUseThis() {

        System.out.println("inCaseOfFailureUseThis");

        return "inCaseOfFailureUseThis";
    }
}

如果我们希望熔断后不路由到网关,而且是转发到其他的外部路径,可以如下设置。

spring:
  cloud:
    gateway:
      routes:
      - id: ingredients
        uri: http://127.0.0.1:12041/
        predicates:
        - Path=//ingredients/**
        filters:
        - name: CircuitBreaker
          args:
            name: myCircuitBreaker
            fallbackUri: forward:/fallback
      - id: myCircuitBreaker-fallback
        uri: http://localhost:9994
        predicates:
        - Path=/fallback

5. SaveSession

在转发调用下游之前强制进行 WebSession::save 操作,这在使用类似 Spring Session 的懒数据存储时特别有用,因为你需要确保在进行转发调用之前已经保存了Session状态。

配置示例

filters:
  - SaveSession

如果集成了 Spring Security 与 Spring Session ,而且希望确保安全细节已被转发到下游进程,这一点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

这期东西还是很多的,其实 80% 的路由增强场景(如路径重写、限流、跨域)都能通过内置过滤器实现,无需手写代码,所有不要动不动就想着加过滤器。还有在使用过滤器的时候要注意,多个过滤器的配置顺序,顺序不对容易出奇奇怪怪的问题哦。

其他的面试资源、工具、书籍都在这里

https://github.com/chengxy-nds/Springboot-Notebook

#大厂面试问八股多还是项目多?#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0-21 17:42
酷酷的喜马拉雅山:你为什么发我的offer列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