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学到了
不止岗位多,我个人觉得小红书的成长体系才是真加分,虽然这方面得入职后才能获得准信,但直播听下来,小红书对应届生确实是诚意满满了:
两年 “薯光计划”:校招生入职就有专属成长方案,能跨部门找伙伴、做任务,甚至可以换岗试错,比如你先做技术运营,发现喜欢大模型,也有机会转岗,这是非常难得的;
针对性培养:技术岗有 Alpha 班、Beta班,按能力匹配资源;非技术岗也有体系化培训,不用担心没人带;
无职级束缚:不用卷层级,自驱力强的同学能快速拿项目、做突破。
就像人才发展负责人启山老师说的:“在这里成长像玩开放世界游戏,有主线任务,也有自己的支线机会。”
那么作为应届生都比较纠结的秋招选择困难?我觉得两位技术大佬的建议挺实在的
1. 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叶神:如果自信能随时回大厂,可试小公司搏快速成长;若想要体系化训练,大厂的规范培养更能打基础;
风笛老师:核心看两点 ——有没有带你的 mentor、能不能接触高成长任务。大厂这两点的 “命中率” 更高,但小公司选对 mentor 也能成。
2. 擅长和热爱冲突,怎么选?
叶神的比喻很透彻:“把工作当生产,热爱当消费。先用擅长的领域赚‘资本’,再用资源养热爱 —— 就像我先把IT做到顶尖,再花钱探索其他兴趣,慢慢把兴趣变成第二技能。”
风笛老师也给了建议:“技术岗先把 coding、算法基础打牢,作品也很关键,用擅长的能力先站稳脚跟。”
这场直播确实收获很多,也给了很多信心,希望我可以入职我的梦中情司。
#秋招季##小红书##小红书校招直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