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生态策略产品面经
在抖音这个以“短”内容为心智的平台,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中长视频”?它为用户和平台带来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如果让你来定义,在抖音上,一条“好的”中长视频,其评判标准是什么?
追问: 这个标准与一条“好的”短视频相比,最核心的区别在哪里?
数据显示,很多用户在推荐Feed流中刷到了中长视频,但平均观看时长远低于预期,跳出率很高。你会如何搭建分析框架,来系统性地探究这背后的原因?
如何向算法团队描述和定义一个“高价值用户”的行为特征,来帮助他们优化模型,为这部分用户推荐更匹配的深度内容?
描述如何通过数据找到那些“在过去30天内,完整观看过至少3个时长超过5分钟的、同一垂类(如#科学科普)的视频”的用户。
对于中长视频,应该更侧重于扶持“人格化”的UP主(类似B站),还是更侧-重于扶持“精品内容”本身(类似YouTube的精品栏目)?
追问: 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对于我们的产品形态、推荐算法和社区氛围,分别意味着什么?
平台上的“影视解说”类中长视频流量巨大,但同质化严重,且存在版权风险。作为UGC策略产品,你会设计什么样的产品机制或运营策略,来引导创作者生产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内容?
请分享一个你认为在“中长视频”内容生态上做得非常成功的App
追问: 你认为它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在内容定位、创作者扶持或社区建设上,有哪些是抖音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如何看待“算法推荐”在塑造一个内容社区的长期价值和调性中所扮演的角色?
追问: 你认为一个“好”的推荐算法,除了追求播放时长和互动率,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来确保生态的健康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