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用户增长策略运营面经
为了拉动交易用户增长,我们有两个主要的方法:A) 用流量灌溉(在推荐流中给生活服务内容更多曝光);B) 用补贴刺激(向用户发放优惠券和补贴)。在开拓一个新城市时,你认为应该如何组合使用这两种资源?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你可以分配100万的日均流量预算,需要分配给“推荐Feed流”、“搜索”、“团购商城”和“同城页”这四个渠道,你的分配框架和决策依据会是什么?
如何定义和计算一次补贴活动的“ROI”?公式中的“R”应该仅仅是活动带来的直接GMV,还是应该包含更长期的用户价值?
我们整体的补贴预算消耗得很快,但“新交易用户”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你认为导致这种“钱效”(资金效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追问: 如何设计分析方案,来定位是“补贴被老用户拿走了”,还是“补贴对新用户的吸引力下降了”?
钱要花在刀刃上,补贴需更有效率,你偏向倾斜给哪一类用户:是“从未下过单的新用户”,还是“有过一次购买但未复购的沉默用户”,或是“消费频次很高的核心用户”?
做一个新的“新用户专享价”功能是否能有效提升拉新效率实验,设计一下这个实验的方案,包括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定、核心评估指标、以及必要的护栏指标。
我们所有的增长策略最终都需要商家来承接,在设计一个大型用户补贴活动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哪些对商家侧可能产生的影响?
追问: 如何设计一套机制,来确保我们的增长活动在吸引用户的同时,也能获得商家的支持,实现平台、用户、商家的三方共赢?
当前生活服务的流量获取成本过高。除了优化补贴效率,从产品和内容的角度,提出哪些建议来提升自然流量的转化效率,从而降低对付费流量和补贴的依赖?
分享一个你观察到的、其他平台(不限于抖音)在“用户增长”或“营销补贴”上,让你觉得非常巧妙或成功的案例。
追问: 你认为这个案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在用户心理洞察或策略设计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果你的年度目标是“交易用户数提升30%”,你会如何将这个宏观目标,拆解成更具体的、可执行的季度或月度策略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