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pcg财经运营面经
平时主要通过哪些渠道(App、网站、公众号、KOL等)来获取财经资讯和深度分析?能具体说说为什么选择它们吗?
你刚才提到了几个平台,比如第一财经和我们腾讯新闻。从一个产品运营的角度看,你认为像腾讯新闻这样的综合性平台,在做财经这种专业垂直内容时,相比那些纯粹的财经App,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挑战分别是什么?
“显著提升腾讯新闻财经内容的专业形象”是我们的目标,如果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会从哪三个方面着手来规划和启动这件事?
在提升专业性时,吸引顶尖的创作者至关重要。除了稿酬之外,什么东西才是真正能吸引并留住他的核心价值点?
引入了一位 kol他的文章非常专业,深度读者反馈极好,但因为内容门槛高,整体阅读量、互动量等数据远低于那些更“接地气”的财经八卦和炒股技巧,作为负责他运营的同学,你会如何评估和向上汇报他的真实价值?
我们计划搭建一个“财经知识库”,要你来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个主题的知识图谱构建。你会如何设计这个知识图谱的结构?请用2-3分钟,口头描述一下这个结构的大纲,以及你会如何呈现给一个非专业的普通用户。
你可以花一笔预算,用以下两个方案中的一个:A方案,用它签约10位国内顶尖的经济学家,打造一个影响力极高但可能曲高和寡的年度专栏;B方案,用同样的预算,通过激励计划去扶持1000个在投资圈小有名气的“民间高手”,产出大量实用的投资经验。你会把票投给哪个方案?请详细阐述你的决策逻辑。
按照你的想法推进,需要算法团队和产品团队的资源支持。算法同学关心的是数据指标,产品同学关心的是开发成本和用户价值。你会分别准备哪些核心论据去说服他们,来优先支持你的项目?
年底要策划一场“全球资产配置”为主题的闭门峰会。除了邀请嘉宾、做好现场服务这些基础工作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让这场线下活动对我们线上的内容生态和用户增长产生最大化的、持续性的价值?
刚刚我们聊了从策略到执行的很多环节。在整个链条里,你觉得哪一部分是你最感兴趣、也最自信能做好的?哪一部分可能是你目前经验最少、挑战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