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现身说法,给你支招如何收割Offer
看到牛客社区内比较少有面试官发言,也比较少有面试官视角的帖子。作为面试官一枚,我想从过往的经历和对候选人的要求,来给即将求职的同学分享几点建议。
先说一下我的背景吧,2021-2024年校园招聘优秀考官,中兴无线算法部老蓝剑一枚,目前是智算算法方向的项目经理,我的工作内容覆盖模型训练、模型应用和具身智能这三大模块,今年的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具身智能的组织方向上。
1、应届生怎么明确自己的方向?
近1-2年大模型方向比较热,行业内的公司都在积极竞争。
提及AI智算,大家确实会更容易将目光投放在一些互联网巨头上,比如字节、阿里、腾讯等,这些企业跟学生群体比较“亲近”,加上高价薪酬,offer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而互联网业务本身,跟数据打交道比较多,在发展初期,数据的规模、多样性和质量直接决定模型的泛化能力。
那么,为什么中兴算法方向值得大家考虑?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据发展也存在瓶颈期,当现有数据积累和收集难度不断增大,未来大模型合成数据的生产和模型参数规模的增大或许是模型能力增强的新范式,那么算力将会成为制约模型升级的瓶颈。这时国内企业想在算力阶段突破,就特别需要算力基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计算集群的优势会充分体现出来,中兴的算力优势将可能更直接的表现为模型能力。
目前,中兴的算力服务器在通信场景已达到发货量第一,公司也将算力作为“第二曲线”着重发力,未来会通过融入更多国产化芯片,提供国产化的解决方案等等,我们在智算行业中的位置和综合实力也会到达新的高度,属于“稳健派+厚积薄发型”选手。
对于找工作中求稳的技术同学来说,中兴算法方向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2、算法方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能力?
一句话概括:我们需要招到对模型设计有“底层思考能力”的同学。
1、做大模型训练的人(很稀缺),学校里面较难接触到大规模的计算集群,因此可以直接参与模型设计和训练的人相对较少,这些人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2、经过模型微调支撑某个下游任务的完成。这类同学数量稍微多一些,但是跟大模型基础训练相比有一定差距。
3、算法开发同学,动手能力强,能很快地复现开源代码完成demo,实现具体任务。
4、模型训练经验丰富,包括有大规模数据处理经验,消融实验验证经验等。
而以上几类AI方向的同学中兴都很需要!
3、如何备战面试,更好收割中兴“蓝剑”“SSP”?
1)面试前,先做好调研
面试前,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调研的同学会更有优势,例如问一些同学、师长,对即将面试的岗位大体上做什么事情,提前有些了解,并在简历和面试中上有一些针对性的思考和表达。可能有人会说,“我在网络上搜不到中兴智算方向的业务细节信息”,其实,这个调研工作也是面试官筛选同学的重要方面,因为我们看重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是精心准备后的“表演”。
当同学愿意主动通过自己的人脉,获取岗位信息时,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对口院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校招同学进入中兴,最多间隔3层人际关系就有可能问到直系岗位的师兄师姐,如果求职意愿较高,一定能提前获悉岗位细节。
2)面试中,回答需要更直接
从专业方面来看,技术面区分所谓SSP和蓝剑的核心差异在于深入浅出的能力:“一个人能否用浅显的表达给“外行人”解释清楚他在做什么事情,即使这个事情非常抽象”。最近我们面试具身智能的人才,有做力学方向的,面临不同领域的求职者,能否用非常简单通俗的话,解决我们的业务难点非常关键,例如说明白“为什么我的方式可以,我的方案将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为什么能想到这个路子而别人想不到”这些考官关注的重点。在面对提问时,可以直接回答问题,而不是绕绕绕的答非所问,这其实无法体现出专业能力。
大致分享到这,如果有更多疑问,欢迎评论区里留言,我争取为同学们答疑!希望大家都能顺利上岸!也欢迎通过“未来领军计划”加入ZTE!!
#中兴未来领军计划##中兴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