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26届的秋招建议(手打纯个人经验分享)
去年这个时候我写过一篇给25届的秋招建议,帮助了不少25届准备秋招的同学。本人是24届秋招共拿下14个offer,经历上百场面试。大环境真的很差,秋招hc减少、流程拉长、延后发offer都成了常态。我们要把能主动掌控的细节做满,提高胜率 以下是我自己秋招的一些经验,希望给26届朋友们一点帮助:
✅ 建个 Excel 表格记录秋招进度 不用太复杂,核心信息记清楚就行: 公司|岗位|城市|投递渠道(这个太关键了!很多人只写“官网”但实际可能是内推、Boss、实习僧,最后根本找不到记录)|投递时间|当前进度(初筛、HR面、群面、终面等)|备注
✅ 按岗位分类整理信息 很多同学会同时投运营、市场、产品、品牌等多个方向。 建议在表格中加一列“岗位类别”,分门别类归档之后你会更清楚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关注的重点,久而久之你就知道面这些岗位该怎么讲经历、怎么写简历了。
✅ 擅用AI
很多人痛恨作弊:AI代答、八股应付、算法套题……没错,作弊不值得鼓励,但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既然这些东西有效,那能不能转化成为我所用的学习工具?作为一个刚靠 AI 工具顺利拿下 Offer 的过来人,我用的是面试猫offermore这个面试笔试助手,尤其适合秋招春招冲刺期,不想熬夜刷题又想高效通关的同学。
其实刚开始我也担心 “走捷径” 不靠谱,但后来发现,它更像个助手,帮你在紧张时快速梳理逻辑,避免因临场紧张错失机会。毕竟求职季时间宝贵,能高效通关的工具,为什么不用呢?
✅ 面完立刻复盘! 秋招高峰期一天面五六场很常见,不写就忘。所以你最好使用面试助手记录下来,AI还可以给你自动整理,复盘可以是几句话也行:面试官问了什么,自己答得怎么样,有没有冷场、亮点在哪。 如果懒得写,可以录音+回听+语音转文字,至少留个痕迹,下次面试就不会踩同样的坑。
✅ 海投!不要设限! 别觉得没有实习、非对口专业就不能投。我当时遇到很多化学、生物专业的同学也拿到了运营岗offer,企业比你更现实,他们只看你值不值得培养。 当然,也别乱投。Boss直聘反馈快但信息杂,适合初筛练手;实习僧简洁但更新慢,适合补投;内推/官网推荐优先投,转化率普遍更高;牛客、脉脉、社群分享能减少信息差,看看别人怎么答题,如何包装项目经历。 判断你行不行是企业的事,别自己给自己设限,咱只管投!
✅ 别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 线下校招确实热闹,但同质化严重:大家简历经历差不多、专业背景类似、甚至是同班同学…你得面对更多“与你雷同的人”,竞争压力反而更大。主动找机会、提前练手、多渠道投递,才是打破同质的核心手段! 秋招就是场持久战,拼的不是一步到位,是你能不能打好这场持久战!面试相关具体问题咋答可以看我主页合集“实操举例”。如果有问题欢迎评论交流,我都会尽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