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的,秋招的选择性还蛮多
又是一年秋招,刷牛客,很多同学在吐槽卷、迷茫焦虑,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都在盲目投简历中,以至于我们无暇估计自己的的职业规划,也无法顺应内心踏出真正适合的那一步。
回顾当时,是当局者迷,没空隙抽离思考。后来是入职了开立医疗,因为硕士期间做课题调研,就发现这个行业在市场份额上是有很大空间的。有国产替代的大方向,当时hr也提到开立的研发投入是比较高的,后面查了一下,确实是,综合就选了开立。
今天来聊一聊开立,同学们选行业时也可以当一个参考。
一、先从宏观来说,开立值不值得选
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背后是非常具体迫切的需求。医院里那些看病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高端的整机设备,长期被几家外国巨头握着,意味着高昂的看病成本最终转嫁到患者身上,意味着国内医生想要更好的工具却受限于供给,更意味着我们在核心技术上被人卡着。
开立医疗,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步地走出来。最独特的技术,是开立的超声内镜。开立现在是国内超声内镜这一块做得最好的一家企业。本身在超声也有一个很浓厚、足够的技术积累,在内镜这边,做出来的图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所以我们超声内镜在临床上的使用,算是开立独树一帜的领域。之前也有幸去负责相关的图像优化,经过我们的修改,机器放到医院之后,医生在旁边说,这图像怎么变得这么好?当时我就对我们的机器产生了很大的信心,在超声、超声内镜这一块,我们可以很完美地符合一线的使用需求,这样的反馈,会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还是挺好的。
二、 再来看,开立做的怎么样
在开立做研发,尤其是做超声和内镜相关的技术,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离临床很近,离医生很近。这和很多纯软件或互联网公司的开发模式截然不同。
我们经常带上设备,直接跑医院,进手术室或诊疗室,看医生怎么用我们的设备,面对面听他们最直接的反馈,“这个参数调一下会更方便”、“这个部位显示还不够清晰”、“这个功能如果能这样改进就好了”。我们大多数会去一些比较好的医院,相当于跟全国有名的医生、主任沟通,对临床应用场景的需求能够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医生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现在做的产品,最终的用户就是医生,医生觉得好才是真的好。站在研发的角度,直接跟医生沟通,就能更清楚地知道用户实际想要什么,而不是经过好几手的不同专业组的翻译才能得到,这样翻译的话就会造成很大的失真。
曾经负责过一个成像优化的功能模块。在实验室仿真效果不错,但一到临床环境,问题百出。带着问题,一次次去医院,和医生沟通,采集真实数据,回来反复分析、调试算法、优化参数。这个过程持续了近一年,最终才打磨出一个真正稳定、满足临床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闭环,是医疗技术研发的灵魂,也让写下的代码、优化的参数,都能真切看到它如何帮助医生,最终惠及患者的。
比如,以前传统的超声图像,对脂肪肝的判断只能凭医生的经验,是轻度的还是重度的,没有量化的标准。脂肪肝的量化前是需要通过做昂贵的MRI定量检测。超声定量检测技术这个功能落地之后,可以直接通过超声定量检测技术对脂肪肝定量检测,在医学上已经是比较成熟临床经验用了。医生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就能快速获得相对客观的量化数据。这种技术的价值转化是扎根医疗行业最独特的回报。
三、 开立对应届生landing怎么样
对于应届生,开立的培养机制有其务实且充满挑战的一面。
先说一下导师制,开立会给每一个校招进来的应届生分配一个导师,同时会有一个直接的主管,相当于是两个人带我们的新员工。入职之后对企业文化、公司产品、现有的技术、现在的平台,都会一点一点地去给应届生去做培训,让新人能够全方位地去了解开立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现在的产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同时,导师会给每个应届生的转正做准备,相当于会分配一个很具体的任务,在试用期我们就会针对这个任务进行研究,目标是要有什么样的具体产出。之后慢慢了解公司内部程序、项目流程是什么样。让应届生去有一个快速成长的环境。
也会有项目历练,转正之后,我们会交付给新人具体的负责模块。比如项目内的某个功能,或者项目内的需要做的预演,应届生可以在实际上参与到我们的项目开发中来。
同时项目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部门内的前辈,或者是其他部门专业组的同事给做相关的技术支持,不会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起去研究探讨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把负责的算法进行落地,还有实现产品化。
技术背景多元是常态。除了主流的电子工程、光学工程、通信、生物医学工程背景的同事,还会遇到从精密仪器、材料、计算机等领域来的伙伴。为什么他们能快速融入,因为医疗装备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比如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只是应用场景不同,不同的算法适配不同的产品。再比如说手机,手机的算法可能是更注重拍照,那我们的内窥镜是比较注重实时成像,它主要是给医生看,不是存下来再看,决定了算法的侧重不同。在开立,大家基于共同的技术语言(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系统架构理解)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协作模式,沟通高效顺畅。这种跨界协作的日常,极大地拓宽了你的技术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为什么选择开立
讲真,秋招看薪资、看平台规模,都没错。但以我几年的观察,选择第一份工作,看准行业和公司的势能,对长远发展可能更为关键。
国产替代的浪潮汹涌。人口老龄化是确定性趋势,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只增不减。国家层面对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的重视前所未有,政策、资源都在向这个领域倾斜。这个行业拥有 巨大的、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
高研发投入驱动。开立研发投入占营收的20%+,是业内领先的。肉眼可见的研发团队扩张(我所在的图像部门两年内从十几人扩至几十人),不断拓展和深化的产品线(从基础超声到高端彩超,从硬镜到软镜、超声内镜,再到手术室整体解决方案),都印证开立内生增长的强劲动力。
现在是医疗设备能力提升的黄金期,能深度参与解决医疗难题,掌握从需求分析、技术攻坚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经验,又能在解决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中锻炼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系统思维,这些复合性与稀缺性,是长期职业价值的保证了。
福利方面,开立也有务实关怀。公司会给大家业内少有的免息、低息购房贷款,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对年轻人扎根是实打实的助力。还有健身房、每周的羽毛球活动,工作之余,真的能很好的放松。
五、写在最后
在面对不确定性,尤其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当前,大家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机会和出路,并且不要过于害怕所谓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而变得停滞不前。
#开立医疗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