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快评:掉进 Labubu 消费主义陷阱的 “乌合之众”,后来怎么样了?

文/cc孙聪颖

泡泡玛特的商业价值狂飙堪称现象级 —— 市值冲破 3000 亿人民币,股价在一年多里最多涨了 17 倍,海内外热潮迭起。这般景象,与其说是商业成功,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消费泡沫。如今的它早已不是简单的玩具铺子,更像新消费主义浪潮里飘着的气球:不解决柴米油盐的实在,却凭着明星的炫耀、社交平台的点赞,成了许多人踮脚触摸 “上层圈层” 的扶手。

Labubu 的魔力,正在其能够创造一种错觉,让拥有者错把收入顶端 20% 人群的生活,当成了可望可及的日常。BLACKPINK 的 Lisa 在 Instagram 晒出 Labubu 时,按下点赞键的年轻人里,多少人是真喜欢那对尖耳朵?怕是更多人在贪恋一种幻觉:她住豪宅、背限量包,却和我拥有同一款塑料小人 —— 这瞬间的平等感,像给平凡日子开了扇天窗。

新消费主义的妙处正在于此:它让普通人觉得,攥紧一件明星同款就能暂时模糊阶层边界。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女工省三个月工资买件印着小鳄鱼 logo 的 T 恤,领口的标志比工牌还重要 —— 不为耐穿,只为被问 “不便宜吧” 时能轻轻 “嗯” 一声。

传播学者胡泳说的 “向上攀比” 与 “女性消费崛起”,在泡泡玛特里拧成了一股绳:65% 的女性消费者捧着 Labubu,像捧着限量款口红,不为实用,只为摆在化妆台最显眼处等一句 “你也有这个”。她们攀比的对象已经不是隔壁工位的小张,而是屏幕里的 Lisa、蕾哈娜,是精修图里的 “顶配人生”。

诚实地讲,这种攀比最省力:不用住大平层、环游世界,几十到几百块的潮玩,就能买到 “假装融入” 的门票。

除了“与明星同款” 的片刻幻觉让Labubu爱好者上头,对于情侣而言,Labubu更是不平凡的存在。它的 “意义” 从不在塑料本身,而在 “一起抢过” 的细碎记忆,情侣们为 Labubu 熬的夜、跑的路、花的心思,说到底是给平淡日子找仪式感,也是胡泳口中 “身份表演” 的注脚。

勒庞在大众心理学研究专著《乌合之众》里说,群体总爱给寻常物件披挂意义。但回到现实中,群体总爱把 “付出感” 错当成 “价值锚点”。Labubu 确实是生活的调味剂,可谁会把酱油锁进保险柜?就像九十年代情侣互赠的 “情侣表”,塑料表带沾着汗渍,电子屏忽明忽暗,当时觉得像系了同心结,过两年表停了、款式旧了,早被丢进抽屉底层,连电池漏液的痕迹都成了遗忘的注脚。

就像八十年代年轻人为邓丽君演唱会门票排整夜队,皱巴巴的票根在两人手里比粮票金贵 —— 可多年后再翻出,字迹褪成浅灰,心跳淡成轻烟,终究只是张换不来青菜、当不了家底的纸片。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老辈人的定情物:祖父给祖母的银镯,磨得发亮仍能传代,是因为圈住了一辈子的灶烟与月光;父亲给母亲的围巾,洗得发白还留着温度,是因为毛线织进了冬夜的相互呵气。这些物件的分量,是岁月熬出的包浆,是日子泡出的温润。

反观 Labubu,它的 “特别” 全靠抢、等、一时新鲜劲撑着,像情人节的玫瑰:当天能被炒到几十块一支,过了二月十四,再娇艳的花瓣也会蔫在垃圾桶里。

泡泡玛特深谙此道,不断推限定款、联名款制造稀缺感,让人们趋之若鹜 —— 女性消费者尤其吃这套,她们未必需要 Labubu,却清楚它能当社交货币:办公室拆盒的尖叫、妈妈群讨论隐藏款的攻略,本质是交换 “我懂潮流” 的名片。就像民国上海小姐省下饭钱买法国香水,不为取悦谁,只为霞飞路上走过时,那缕香气能替自己说话 —— 新消费主义不过是把香水换成潮玩,把霞飞路搬到了朋友圈。

说到底,泡泡玛特的聪明,在于精准拿捏虚荣心,用 “降低轻奢门槛” 的玩法,把非必需的塑料小人变成身份符号。它太懂消费社会的密码:奢侈品靠印着大 logo 的天价 T 恤收割虚荣,本质是 “智商税”,却因门槛高只困住多数人;Labubu 反其道而行,用 “四两拨千斤” 的易得性打破壁垒 —— 几百块能拥明星同款,几十块能加入炫耀游戏。这种 “低门槛的虚荣”,让普通人也能踮脚够到 “被羡慕” 的滋味,像给欲望开了泄洪口,谁都能进来扑腾。

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曾说:“时尚是资本主义最喜爱的孩子。” 他毕生研究虚荣心与消费的纠缠,而 Labubu 正是这种纠缠的当代样本:它把 “需要” 和 “欲望” 搅成一团 —— 我们根本不需要塑料小人,却被资本喂养成 “别人有我也该有” 的冲动。资本主义消费机器最擅长把非必需的欲望包装成 “生活标配”,而泡泡玛特的厉害,是让这场包装变得人人可及。

可这一切都掩盖不了 Labubu 收藏价值寥寥的本质。它没有老银镯的岁月包浆,没有旧围巾的日子温润,甚至不如那张邓丽君演唱会票根 —— 至少票根里藏着当年的心跳,而 Labubu 的 “意义”,会随着下一款限定款的推出迅速褪色。那些熬夜下单的年轻人,买的哪是玩具,分明是张印着 “我也配得上好生活” 的临时通行证,哪怕明天就会被新款潮玩取代。不过,记忆与满足感或许是真切的,却和 “投资” 八竿子打不着 —— 就像沙滩上画的爱心,潮水一来就平了。

近日,泡泡玛特创始人、CEO 王宁在公司内部针对 Labubu 的火爆现象分享时强调:从产品层面而言,团队的目标绝非让 Labubu 成为一时爆红的流行符号,而是要将其打磨成具备长期生命力的 IP。

这番表态固然彰显了打造经典 IP 的野心,但细究之下,其愿景与潮玩行业的底层逻辑之间,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Labubu 的走红路径,从本质上看依然跳脱不出 “时尚 - 虚荣” 的消费闭环 —— 它的 “潮”,建立在盲盒玩法制造的稀缺感、社交平台的炫耀式传播之上;它的 “火”,依赖于 Z 世代对 “与众不同” 的从众式追逐,以及对明星同款的虚荣式模仿。时尚的本质是从众,当一个符号被足够多的人追捧,它便成了潮流;可潮流的生命周期,往往与群体新鲜感的消退速度正相关。

而时尚的本质是从众,虚荣的底色是空洞,Labubu 作为社交货币的价值,始终依附于 “被看见” 的即时满足感,一旦新的潮玩符号出现,这种满足感便会迅速转移。泡泡玛特或许能通过持续推出限定款、联名款维系热度,用商业技巧延长 Labubu 的流行周期,但这终究是在消费主义的逻辑里打转。当潮水退去,褪去 “潮流”“稀缺”“同款” 等附加标签后,Labubu 能凭什么对抗时间?要知道,Labubu 的核心价值就是个 “塑料小人” !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昨天 18:52
吉林大学 Java
末九本找实习比较晚(根本原因还是自己菜)最后来华子了,Java后端,感觉也学到不少东西,实习很看你到那个组,有的组的确实习生基本没啥权限,天天闲玩。但我也知道华子实习在互联网大厂中认可度不高,所以想秋招的时候继续找互联网大厂实习自己大概率是有保研名额的,但基本只能保本校,我对搞人工智能算法没有什么兴趣,感觉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读三年还是出来搞Java,所以想本科就业了目前我是倾向于弃保,主要有三个原因1.土生土长农村人,土地被收上去后父母就都外出打工了,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供三年肯定还是能供的,就是可能会拮据一些。父母虽然都受限于时代文化水平较低,但却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父亲觉得我有些书呆子和幼稚,应当尽早去社会闯荡,母亲就觉得吃了没学历的亏要尽量往上读,不过父母都很开明,最终决定完全交给我自己来做自己是倾向于早点工作挣钱改善家庭条件的,家里没有车,冬天骑电车真的好冷做梦都想买辆车带父母出去兜风2.自己读研大概率是纯混学历,自己能保研单纯因为做题能力强,科研能力几乎没有,自己对科研也没有兴趣,读研三年还是出来搞Java3.我觉得工作三年比读研三年带来的收获更多,多挣三年钱,多三年工作经验,这些都非常宝贵。还有就是自己挺有牛马精神,给钱就能干,所以我挺憧憬拼多多的,给的多,猛猛干所以想在此问问万能🐮友们的意见,自己有时可能也过于想当然和幼稚,在此真诚发问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一·语言方面:由于很多大数据框架都是基于JAVA开发的,个人认为JAVA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有余力的话可以去掌握以下PYTHON😊二·数据结构与算法:大二课上没好好学,现在只能再补一遍了,悲😣打算刷完Leetcode的Hot100就先放一边,等秋招再刷别的题😇三·MYSQL: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BOY的开始,初步领略通过建表来管理数据的思想,学完可以去刷一下基础50题和进阶50题(虽然本菜鸡只刷了基础50😓)四·Linux:会安装虚拟机,掌握常见linux常见命令即可五·Hadoop: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所谓分布式,就是将一台电脑无法处理的数据量分散给一个由多台电脑组成的计算机集群来处理,互相分工,彼此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框架分为三部分:HDFS(数据存储),MapReduce(数据计算),Yarn(资源调度)。虽然MapReduce已经逐渐被Spark淘汰,但思想依然值得借鉴。高可用机制也应当学习六·Maven:会用即可,打包项目用的七·Hive:也是一种SQL,有了MYSQL的基础应该还算好理解八·Scala和Spark:Spark是用Scala写的,在学习之前得先浏览一遍基本语法。Spark是基于内存的批式计算引擎,已经逐渐取代MapReduce(基于磁盘的计算引擎),APACHE也基本上停止了对MapReduce的更新(经典白学😃)。将来很多离线数仓项目也都是基于SPARK的,可以说非常重要了九·Kafka,Hbase,Flume和ZooKeeper:都是一些小组件,将来面试可能会问到十·Flink:一个流式实时计算引擎,本人JAVA基础较弱,听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当然,仅仅这些肯定远远不够,本人将来还要学Doris,数仓建模理论,数仓项目,八股面经等等。上述理解如有错误还请友好指正(叠甲叠甲叠甲😱)。这些理论也只是匆匆过了一遍(大一太贪玩,大二2月份才开始学),发布笔记也只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醒自己不要懈怠(还有当个免费网盘😏)。如果能帮助到你就更好了,虽然我也比较迷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