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门专业到转专业第七名,我如何逆天改命

2018年,主包考上了高中。虽然当时成绩是全乡第一、全县前二十,但主包对学习其实没什么主动性,也没什么明确目标。进入高中后,这种感觉更明显了——主包并不怎么喜欢学习,也没想过非得上哪所大学,日子过得有点浑浑噩噩。家里是农村的,父母不会因为成绩好就给奖励,经济条件也有限。而且,村里几乎接触不到大学毕业的人的真实生活,唯一的大学生还在读博士,没进入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主包对学习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

到了高三,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拼命学习,老师也总强调要考个好大学。可是,“为什么要考好大学?”“好大学能带来什么?”主包心里并没有答案。这个问题对能否真正投入学习很关键,所以主包始终缺了那股子学习的劲儿。

那时,主包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尤其向往数学和物理方向。因此,填报志愿时,主包几乎全选了理科专业,对工科完全不考虑。因为主包所在的县是一个贫困县,有提前批招生政策。初中时就知道了这个政策,以为能有些福利,为此主包放弃了去市里上学的机会,留在了县一高。可到了真正填志愿时才发现,很多高校为了提升自己的一本分数线,在提前批里投放的都是冷门专业,主包心仪的学校也不例外。

主包一心想学数学或物理,但发现提前批里根本没有这两个专业。它们在普通一本可能分数不算顶尖,但在“92”高校里都是热门高分专业,学校根本不会把它们放到提前批。主包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其他专业,其中不乏像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这类极其冷门、很多高校甚至不开设的专业。

最终,主包被母校录取了。当时还挺高兴,感觉像是“捡漏”了,但后来发现往年差不多排名的同学也进了这里。进入专业学习后,主包才意识到,这里学不到真正深入的数学物理知识,只是非常表面地应用一些相关原理。这时,主包就萌生了逃离的想法。更现实的是,主包算了一下,等自己毕业时,父母都快60岁了,外出打工恐怕也没人要了。如果坚持走科学家这条路,梦想遥远不说,生活也会很拮据。于是,主包下定决心——转专业!

幸好主包学习能力还不错,通过自学C语言,成功通过了转专业的笔试和面试,在90多人里考了第七名,成绩相当不错。最终,主包成功转入了现在就读的专业。后来,主包又自学Java,在秋招中拿到了年薪45万+的offer,生活这才有了改善。如今主包已经工作了,但就像曾经说的那样,心里依然藏着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

回顾这段经历,主包的人生感悟是:确认好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 如果你渴望改变世界,那么像计算机这类学科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的目标是平平淡淡过一生,那又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呢?主包的高中虽然也有迷茫和痛苦,但比起周围争分夺秒、跑着去跑着回食堂的同学,主包至少还能走着去走着回来,心态上轻松不少。

全部评论
强无敌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3:43 浙江
牛逼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3:43 湖北
厉害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昨天 13:43 上海

相关推荐

评论
2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