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技术人」淘宝购物车“一键凑单”背后的研发工程师
淘天背后有一些了不起的技术人,他们坚持在各自领域全心投入、追求终极,或勇闯未知、或拒绝重复、或打破常规。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问:是否还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技术是否在新的阶段落后了?在哪些领域还有技术提升的机会?
《了不起的技术人》是一档致力于打捞宝藏技术人的内容栏目,只记录真实,看见技术背后的Power。第五期,我们迎来@落侠(化名),一起踏入他作为购物车的“修车匠”,日日精进的这三年!
(本期海报虚拟人物及相关配图,均由AI工具生成)
【人物小传】
他在三年前校招入职淘宝购物车。读书时是国家二级体育运动员,一路跑进研发工程师的世界。连续4年参与双11的他,从一名购物车的早期研发成长为“开火车的人”。
他曾在某个阶段,从140胖到180;今年双11,经过每天有章法的“爬楼梯”训练,他科学减重35斤,身体机能更强健了,应对“一键凑单”的技术挑战也更从容了!
【TA的故事】
务实的人有一点好处:当别人还在眺望远方时,他们只盯着脚下的路。当他意识到自己也是这类人时,还是在干了快三年的购物车业务研发以后,忽然之间顿悟的。
一步步的“爬楼瘾” 一天天的小改变
“除非万不得已,一天也不间断”,这是2023年年初,他给自己设置的规定。
刚开始尝试“爬楼梯”的有氧运动时,他还是个“小胖子”,180斤的彪悍体型,每天只琢磨着,如何花费最少的时间成本,让自己先动起来。
他想了个不错的主意:每天早起爬楼20分钟,不让自己太疲惫,同时保持运动带来的愉悦感,甚至可以持续到第二天。每个工作日爬4天,预设一天给自己放空,防止有别的事情耽搁。
每当爬过一段台阶,他会来到下一个略显开阔的地方,再通过一点点拔高前一天的目标,试图比昨天的自己再多爬一段路。那些日日锤炼,不仅让他抵达颜值巅峰的145斤,更让他享受爬楼的过程和达成目标的快乐。
他甚至把这样的习惯带到工作中。
作为交易环节的“临门一脚”,购物车牵扯了太多业务。如消费者进线反馈的问题,关系到不同的用户动线(类似勾选、删除、分组),再叠加一个优惠,其排查难度将非常棘手。
他坚持用语雀记录每天待解的问题。通过每天的记录,不断积累日后的经验,当前他差不多写了100+篇文档。再遇到同类型的BUG时,他处理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原来这就是,经历了漫长的点滴积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改变。
从修车匠到开火车的人
三年前,当团队小伙伴们开着业务的火车,轰隆隆地疾驰;他却自诩自己是一名小小修车匠。历经各大大小小战役的滚打摸爬,今年,他第一次有机会独当一面,成为能扛起关键战役和掌握方向盘的那个人。
为了让交易更简单,让用户在平台上尽可能多地买到优惠力度最大的商品组合。今年双11,他和团队小伙伴研发了“一键凑单”。自9月立项至10月初完成开发,以及在后续的逐步放量过程中,他和团队同学们最看重的,便是用户体验的流畅和稳定性的保障。
怎么让购物车“一键”凑单的过程体验链路更短、效率更高,一开始,他和产品经理也犯了难。最开始的方案是,每次在推荐加购的“凑单单品”时,所有的SKU会被整体展现到用户面前,需用户进行二次选择具体商品的类型、型号等,再锁定最终下单的SKU。
“这样的交互链路,看起来很不友好,凑单从一键变N键。”他意识到,现在的解题思路行不通。
面对当下各种复杂业务的叠加情况,他开展了对各链路技术关联度的梳理,甚至翻开了曾经记录的百篇语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试图挖掘用户可能遇到的尽可能多场景和极端情况,并将其一一记录。
简化凑单链路的交互是基线,也是项目最开始的初衷。在算法团队、首页和详情页的开发团队的合力下,他和双11交易项目组,串联了导购、推荐和营销链路,采用缓存+接口校验的方案,构建默认推荐SKU和校验可加购能力,并结合详情和购物车兜底,通过多轮链路性能优化和压测保证最优体验耗时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在购物车里,默认推荐商品和SKU的能力。当用户想要凑单时,只需一键点击“凑单神器”,心仪商品直接加购,满减优惠一步到手。
这里,要完成凑单商品的精确推荐,包括在推荐时,保证商品是处在可加购的状态,也少不了算法团队的专业支持,一并感谢每一位对项目付出努力的小伙伴~
从修车匠到开火车的人,这段故事看似机缘巧合,但时机终归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编者后记】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教练,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总在日复一日地积累中,日渐闪亮。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就像落侠(化名)告诉我,他高中练的是400米和800米,这要求“持续的爆发”——集中力和耐力双重加持。
“Fall down seven times, stand up eight.”是他在内网的签名,他说,只要不丧失目标,即使每一天慢一点,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离终点更近一些。

上海得物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福利 1188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