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下 CS 专业的求职思考
CS 可不是 CS Go,它指的是 Computer Science ——计算机科学,宛如茴香豆有四种写法一样,在就业市场中的统称的 CS 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等等。通常企业招聘这些专业毕业的学子做开发,测试,技术支持等岗位。在近两年来,随着大环境变化相关岗位就业趋势整体趋于平缓,甚至走衰,楼主作为其中一员,在这样环境中难免会有焦虑发生。在本文将从就业环境与个人择业两方面浅谈下,不是什么学术大咖更不是专家,诸看官就当一乐呵,杠就是你对。
楼主作为双非本软件工程专业一个不入流的学生,在22年毕业前浅学了一年的编程开发,就匆匆投入求职大军,经过上百场的面试最也算把自己卖了个好价钱(关于楼主的求职过程在站内另一个贴有记录: 点我看😁)。对于求职过程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是没意义的,因此这里主要根据楼主往年求职及结合认识的小伙伴今年求职的情况做一个对比,浅析下如今计算机相关岗位的就业情况。首先,卷是肯定的,树上无果,树下无人,如果只是因为求职难了点就放弃那想来也不是诸位屠龙少年的性情了。从内推简历情况及与就业一到两年的开发同学沟通大致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因为市场萎缩,社招开发类岗位招聘重心明显侧重于3-5年经验;2、校招开发类岗位要求水涨船高,可能去年你能收割的岗位今年初筛都进不去;3、对于普通人,再难有技术壁垒,就业焦虑可能伴随整个工作周期。以上三点仅出自身边采样分析,不足以代表整体,但对于像楼主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是很符合的。
对于环境而言,个体是没有改变的能力的,因此如果还执着于选择计算机类相关工作岗位,应该想着怎么去增加个人工作技能,提升整体知识广度来适应。但对于个体而言,这肯定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为看起来为了适应企业的高要求去掌握学习了很多信息类的软硬技能,但每个从事编程开发行业的人都清楚,技术永远都在更新换代,年轻人接触新技术的时间与容错性远远优于在工作中的社畜,这将造成无限的内卷。在市场上升期,内卷就是竞争,就是百花齐放,但在市场萎靡,固守的期间,内卷可能就是推进市场衰退的毒药,因为可替代性的增强,技术变更频繁,业务更加灵活,那么沉淀下来的东西趋于减少,减少,是一个企业乃至行业的消亡期。
从个体角度来看环境,能做到的渺小至极,甚至能找到一份十分满意的工作都是奢望,看到那么多的博主逃离大厂,逃离北上广,看到待毕业的学子又前仆后继的投入到这个环境,在忙碌的间隙也不断思考这究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看了一些学弟的简历(好奇为什么没什么女生找我看简历),其中不乏很优秀的相关经历(开发相关)甚至堪比一到两年经验的在职人员,但也迟迟找不到想要的工作。同样也有像楼主这样普通的简历,求职过程回应甚少,后者是大多数,当求职某个岗位变成大多数没有机会的情况下,兴许可以考虑下降低预期,试一下周边的其他岗位。但看到很多同学的简历内容是没有重点的,写简历不是一股脑把自己的经历全写上,而是要根据jd去梳理,去量化自己的经历(写简历这个方法在另一个帖子有,有兴趣可以自查)。其实这里想说的是,当行业整体走衰,那么请放过自己,不要执着于非哪个岗位不可,毕竟这不是个人能够单方面决定的事情,生存才是第一需求。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浅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但要知道,机会不等人,如果抱着想把自己打造完美再谋得一份完美的工作,那真得很天真,动起来,在有的选的情况下去进行试错是有价值的,一味的蛰伏绝对不适宜大多数人。
#在牛客分享我的求职旅程##我的求职思考##如何看待2023届秋招##我的实习求职记录#嘛,大多数是一些奇怪的想法,毕竟一个年轻的社畜能有什么深度的思考呢,无产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