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其实,我还是很看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改造”比较慢一些。
为什么看好呢?
第一个原因:刚需啊。每个人都会生病对不对?生病就会产生看病的需求对不对?
第二个原因:抗通缩,几乎不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比如疫情出现之前,你本来打算换辆车,或者给老婆换个包包,但是疫情突然出现导致收入减半,可能像换车、换包这种消费需求会被抑制。但是基本不会出现,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你有病看病,经济形势不好了有病不看病了对不对?
所以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到最近几年,像早医挂号、天使挂号等挂号平台、像平安好医生、好大夫等互联网医院平台飞速房展,还有像阿里、京东牢牢把握住了医药电商B2C领域的咽喉。
从目前供需的角度来看,该领域依然有很多痛点和需求没有被满足,行业发展的天花板远远没有达到。
看好归看好,接下来说但是。
但是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互联网只是工具,医疗才是主体。医院等医疗机构“被改变”的意愿以及难度才是互联网医疗能否高速发展的根本所在。
医院最核心的资产就是医疗诊断器械和医生。
医生愿意合作吗?在当前的体制下,医生在医院的地位、收入、能掌握的资源跟职称是强关联的,一个医生职称越高,大家越认可你,越愿意找你挂号看病,从而也有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职称怎么升呢?还是主要看一个医生发表论文的质量。那互联网医疗能给与医生什么好处呢?一个医生入驻互联网医疗平台之后,通过不断地输出内容可以得到用户的认可,但是不能在上面发论文,不能得到同行的认可,所以对于医生最看重的职称的提升帮助是有限的。
再者,就算可以通过医疗平台赚些外快,也可能是比较低效的。我自己平时会写知乎、写公众号,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加我微信咨询如何求职/转行产品经理的相关的问题,但是就大多数学生既想让我免费给一些求职建议,又不愿意认认真真的做自我介绍,导致的问题是沟通成本非常高,我需要一点一点的问。
我想在线问诊也会存在一样的问题。如果是一个用户在知乎上免费问医生,这个医生是有选择的,可以回复也可以不回复。但是一旦患者在医疗平台付费问诊了,那性质就变了,这个患者就成为这个医生的服务对象了,这时候医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时沟通,不然就会面临差评。
就算及时回复,但是由于医疗诊断器械都在医院无法在线诊断,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患者的问题也并不能得到解决。
这就是当前互联网医院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也是后续需要持续提升体验的方面。
再来说医疗器械的问题。医疗器械作为实体硬件必然需要存放到某个实体空间,而当前来看医院就是最好的地方,患者想验血、做CT等只能跑医院,这个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VR/AR技术有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判断依然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所以在这方面,互联网医疗企业要想有所作为,最底层的逻辑依然是帮助医院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所以最近几年我们也看到好多服务于医院的AI医疗相关的公司出现。
但是也困难重重,因为受限于医疗这个特殊行业的严谨性,导致很多流程是没办法优化的,也就导致降本提效非常困难。
所以,我看好医疗行业,但是如果你想进入这个行业就要有耐心,这不是一个短期内的风口,而是一个需要“需求拉动、政策支持、资本助推、技术基础”共同推动的行业。
**************************************************************
以下牛客高赞答案也许同样对你有帮助:
- 「字节跳动」国际化达⼈平台产品面试4面复盘(已offer)
- 20个产品经理高频面试题,附考察重点及回答模板
- 选择产品经理有没有后悔?工作8年后,谈谈我的心路历程
- 互联网职场新人“必知必会”的高频词汇,掌握这些,工作不愁
- 为什么奉劝大家第一份工作一定要进大厂!
- 产品经理是“距离CEO最近的职位”?真实还原京东产品的一天
- 通过BAT、网易、京东产品岗的简历是什么样?如何写一份好简历
- 产品经理面试必备常见10道题及解析
❤️看完两件事❤️
看完这篇内容之后如果对你有帮助,我想请您帮我两个忙
1、点赞, 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内容( 收藏又点赞,手拉手好朋友 )
2、关注我和专栏, 让我们成为长久的朋友关系,精彩回答可以第一时间收到
#你觉得今年春招回暖了吗##23届找工作求助阵地##软件开发薪资爆料##我的实习求职记录##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