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住自己的焦虑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职场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总有一些事情让你不顺心,比如没有拿到好的项目、绩效考核被打3.25、跟同事配合起冲突等。

这些事情一旦发生,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你的心情,甚至可能让你焦虑、抑郁,影响到工作的状态,给他人带来负面的因素。

情绪是可以被感受且被传播,如果团队里面有某个人情绪比较糟糕,可能会影响到团队的气氛,让大家同样感觉到不开心。

比如团队有人离职时,团队都会陷入某种程度的自我怀疑。大家会想是现有的工作条件过差,还是做的事情没有价值,才导致团队的某个成员离职。

如果是接二连三的离职,则明显会严重打击团队士气,以及主管口碑,周边的同事理解就是你团队存在问题,要不然不会这么多人走。

职场是相对比较理性且成熟的市场,即使你有负面因素,你需要更好地做自我排解,而不是将情绪带到工作上影响到其他同事。

我之前在上家公司时,就出现明显的焦虑现象,甚至感觉有点暴躁。

原因是我所负责的产品没有起色,业绩并无特别提升,而研发人员已经被开始借调出去支援其他部门的项目。

从我老板那里得来的消息是研发人员不增加,一定程度上要有所削减,当时一听我就立马感觉不好,代表着公司对该业务不看好。

研发资源代表公司的投入,如果研发资源被削减,下一步就可能轮到产品经理,于是我的情绪开始变得焦躁。

因为找不到好的突破口,但你又要承担产品做不好的问题,于是开始拉着研发搞事情,看怎么能做起来,需求排期时挤压研发排期空间。

当时研发刚换leader,两边才开始磨合,信任度是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冲突就开始升级,彼此过得都不顺畅。

有时我跟研发leader说,需求按这么方式来排,研发可以给建议,但原则上都需要听产品经理,谁负责指标谁就有决定权。

此外,我们应该跟公司做对赌,如果产品起不来,公司直接把我们两个leader开掉。

其实这种看起来是“破釜沉舟”的心态,但并不一定是好事。

因为产研团队没磨合完,属于动荡不稳定期,这样的心态已经是破罐子破摔,除了渲染焦虑,没有任何价值。

那段时间我过得不好,过于放大个人的情绪,尤其是你作为leader时,把情绪影响到周边团队,而不是领着大家往前走。

当leader已经丧失信心时,身边同事自然会被影响到,于是更加消极应对这些工作,团队自然比平常更打不起战。

虽然公司后面并未走到我所预想的裁员动作,不过业务依旧半死不活,算是维持已有的水平再走,后面我看不到业务前景,我就离开前公司。

不过中间这样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情绪上的控制出现问题,或许业务结果难以改变,但过程能处理得更加完美点,彼此留下好印象。

作为职场员工,你总有些情绪会比较负面,无论是焦虑、遗憾、痛苦等,但这些情绪需要适当控制,而不是任由情绪发酵并传播。

情绪开始起来时,个人可以理性分析原因,区分是什么事情导致焦虑,最理想的情况是解决对应的问题,而不是去逃避问题。

问题有时可能没有你想得那么困难,可能你陷入自己的某个情境中,无形中把事情放大,导致你负面情绪加重。

有时职场的精神内耗才是让你精疲力竭的原因,而不是你动手去做,遇到困难让你感觉不舒服。

与其你一直摸索、思考,不如你动手解决问题。

如果情绪可能溢出,你可以寻求周边信任的同事聊一聊,看看对方对你的建议。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别人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你有所感悟。

同事可以包括你的主管,其实主管依旧是最好的资源,别因为暴露情绪不足担心主管对你有负面印象,毕竟彼此都是生而为人,各种情绪都有。

你可以透露自己的情绪状态,说明大体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看能否有些解决思路,让主管帮你做些建议。

你别一下子过多谈感受,而且是重复谈感受,第一次可能主管会安慰你,第二次主管就不知道说什么,可能就是“嗯、哈”等语气词回应。

人总是要遭受压力,别过于玻璃心,面对一些负面情绪,理性对待就行。

当情绪有外溢时,除开个人解决外,可以寻求周边同事的帮助,减少这些情绪对你的影响。

欢迎关注公众号:张仪说。

张仪说职场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大厂产品负责人,十年互联网经验。深度分享互联网求职,个人成长与产品经验。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4-10 11:56
如皋中学 Java
高斯林的信徒:双c9能简历挂的?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