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进高薪行业,那么面试一定要这样做
关键词
岗位 简历 薪酬 专业 企业 电子 校招 毕业生 课程 项目信息 互联网行业 实习信息 高校毕业生 数字后端 本科阶段 研究生阶段 市场验证 市场学生
我今天以EDA行业从业15 年以上的一个hr角度,给大家做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当中有所裨益。第一个是如何来准备简历,第二个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来准备简历?
数据上看今年2022年,我们全国一共是有1076万的高校毕业生,明年这个数字会达到1158万,预计到 2024 年,这个数字会增加到1187万。
所以在1千多万的同龄人一起来应聘工作的大军当中,我们如何能够让自己的简历被企业,被HR 看见?
不存在一份简历,它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岗位!
不同的岗位要求也不同,不管是对专业,对技术都会有不一样的内容,所以我们不可以只准备一份模板简历去投递所有的岗位。一份好的简历,它需要具备哪几个特点?
第一,必须是有针对性,投递什么样的岗位,就会有与岗位要求匹配的体现相关内容的这样一个简历。
第二,简历应该简洁明了。
第三,简历应该突出重点。
拿我做的23届秋招来说,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面,收到了将近 3000 份同学简历。花在简历初筛的时间来讲,成本非常大。所以对于是参加筛选的 HR 来说,一份简历如果他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简历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我看见,通过初筛。差不多今年 3000 份简历当中,能够通过初筛的简历有 1/ 3,也就是 1000 来份。通过初筛的简历会经过第二轮的一个甄选推荐,推荐到不同的部门当中去。
首先我看简历会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除了你的名字,出生年月之外,我要说的第一个联系方式除了手机号之外,建议大家增加上微信号。很多同学平时会去实验室,或者在上课的时候,他会把手机关到静音,或是把手机留在教室外面,这个时候给你打电话并不是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你本人。所以建议大家在联系方式当中增加微信号,以免错过 HR 的电话。
第二个教育背景的信息。很多同学是有除了本科之外,还有研究生,博士的求学经历,所以请大家把你的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信息分开来写,两行写的比较清楚,包括入校、毕业时间,分别是什么专业。
第三个是请大家把你的求职意向,你意向是什么城市,你意向什么岗位,在你的简历的第一部分,在你的简历的最显眼的位置把它标注出来。很多公司的校招岗位不局限于一类,也不局限于一地。如果你没有标注清楚,对于HR,如果你的学校在上海,但意向工作地除上海外,你还可以选择北京,但是你没有在简历中标注。可能我们会默认你的意向地点只有上海。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的意向的地点和岗位尽可能清晰明了的在简历当中体现出来。简历的第二部分内容,很多同学会列上项目信息和实习的信息。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有三点想说。
第一点,你的项目信息和你的实习信息一定要有关联性。是什么的关联性就是你的项目和你实习的岗位,你的工作经历和你所投递的应聘的岗位要有关联性。我曾经收到过应聘我们开发岗或者是应聘我们设计岗位同学的项目信息和实习信息,都是一些,比方是暑期去银行或者去学校做义工,或者是去山区做支教。这些信息并不能够说不好,只是他跟你所投递岗位没有联系,所以他并不能够为你带来加分。
第二点,专业性。我举了两个岗位的类型。
第一个是开发岗位,因为我们开发有c语言,有Java 语言,现在还有很多脚本的语言Python等。所以你擅长哪一类开发语言?如果你投递的是开发岗位,一定要非常明确的在简历当中标注。 还有一类设计岗位,有数字岗,模拟岗,版图设计,数字还分成前端和后端,所以你自己比较擅长的是哪一个方向,也希望大家明确的把它能够标识出来。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如果你的本身你的专业信息和岗位的关联性不是那么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你的项目信息核实你的实习信息就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部分是获奖信息,有一些EDA大赛,或国家级数模大赛,甚至全球数模大赛,有获奖经历,都是加分项。还有在学校获得的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也都是加分项。
下面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设你是一个材料专业的毕业生,你如何来准备一份应聘 IC 设计的简历?
这是一个跨专业的选择。我们还是从简历的三部分的内容开始说起。
第一,基本信息。因为你是跨专业的,所以你需要在你的基本信息当中体现出来,你有一些电子电路相关的一些背景,比方你有没有专业课是跟相关,或者是你曾经在读书的期间选修过集成电路专业的相关课程,需要你在简历当中明确的标识。
第二个项目信息和实习信息。有没有除材料专业之外的实习经历,有没有跟设计相关的项目经历。
第三个是获奖信息,如果有EDA大赛的设计经验,这也是我们所需的。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在准备简历的时候,还有一样是比较重要的,是否接受过与之相关的培训,或者你自学过,也需要体现到你的简历上来。这是为了告诉HR,虽然你是一个跨专业的同学,但是你为了这样的一个工作岗位,你已经花了时间,同时你也已经花付诸行动。
你有做过相关准备,只有这样的简历才能够打动HR,让我们知道。OK 我认为同学可以来试一试我们设计的岗位。
第二部分内容,我们怎么来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不管是第一份工作还是第几份工作,无非就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公司到岗位的维度上来考察和考量。薪酬是另外一个维度。我之所以把它加上,是因为对于大部分同学,薪酬都很重要。
首先说行业,一类是这种新兴行业,还有一类是成熟产业。其实集成电路和 IC行业不能够完全算是新兴行业,这两个行业在国外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诞生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了。但在国内来讲我们这两个产业才刚刚起步,属于新兴的行业,在最近两年也成立了无数的包括 IC design 的企业,也包括EDA的公司等。第二类是成熟产业。成熟产业已经经过市场验证了的,他已经被证明过,是有市场需求,已经经过了市场前期的洗礼,扎根存活下来的。这是成熟产业。不同产业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
作为新兴行业来讲,它可能在发展的前期,它会有一个迅速扩张的这么一个阶段,它对于资金、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之大。这个阶段,我们能看到市场上会有很多的机会,整个市场也是欣欣向荣,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新兴行业,它最终都是要往成熟逐渐发展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互联网行业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成熟有序的代价就是带来比方校招的缩编,包括大部头企业准备过冬,有裁员新闻,但整体来讲,我们并不能够认为互联网行业,因为这样就不行了,所有的产业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这么一个阶段,包括 IC 行业,包括集成电路产业都是这样。
接下来看公司。对于大公司来讲,人员规模和业务的规模都比较庞大,所以它是靠体系、靠流程、靠制度来约束业务流和人员。优点是制度和流程都会比较完善,缺点是会忽略掉部分人员特性化的需求。
在大平台和初创型企业之间,这种中等规模量级,比方以 300 人到 500 人以内人员规模的企业来说,相对各方面就会比较平衡。既有流程制度上的保证,又能够支持相对于比较灵活的机制,来考虑到大部分同学个性需求。除此之外,大家还要考虑到是公司基因跟你个人性格是否匹配。公司基因指公司企业文化。如果是倡导狼性的,内部比较卷,你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融入团队。还有外企,比较平稳,有同学想在短时间内看到自己在技术上突飞猛进的进步,或者在短期之内能看到更多可能性。那有可能你就不是很适合这类求稳的公司。
说完了行业、公司,我们来说一下薪酬。对所有职场人来说,换新赛道,新平台,薪酬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薪酬是不是越高越好,不一定!薪酬高是好事,但大家也要去评估。 如果公司给你 offer 的薪酬要明显比其他同类型的高出 20% 甚至更多的时候,你要问为什么!初创公司,没有其他牌可以打,只有靠薪酬。还有一种类型,你要去评估他的薪酬是不是能落地,有很多offer 把所有的福利都加上来,听起来很高,但你要去仔细拆解,有哪些东西是立刻兑现的。
选岗位的时候不要因为这个岗位目前看起来好像市场上最火,到手的收益,现金收益最高,你就去选择这个岗位。
建议收藏,面试前,反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