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纪录片评鉴 期中检测
如何评价英法的绥靖政策。
- 从根本上来看,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是在其国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持霸权所采取的策略。一战结束后,欧洲各国还远未从战争造成的惨重损失中恢复,1929年又爆发了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给欧洲国家进一步造成巨大冲击,带来深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两国国内的阶级之间和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 绥靖政策是英法的一种外交策略。在当时,法西斯势力趁机迅速崛起,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和自由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又在欧洲散播着恐惧的种子,英国采用了“扶德抑法”“欧洲均势”的策略,英法又都试图“祸水东引”试图以德反苏。
- 在当时的民意和舆情也为绥靖政策提供了支持。当时英法民间弥漫着强烈的避战情绪。1934年牛津大学的学生们达成了著名的“牛津决议”,拒绝在任何情况下为“英王和国家”而战。英国著名作家尼利尔斯甚至说:“就让我们失去我们的帝国吧,如果这是一种必然,就让德国人来统治我们吧,如果他们想要如此”。
- 当时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当时英法的处境内外交困。南非总理赫佐格公开宣布,如果英国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卷入对德战争的话,他不能担保他的国家会给予支持。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对于再一场欧洲大战,同样丝毫不感兴趣。新、澳更担心日本的威胁,为此,他们不惜向美国靠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下,英法没有勇气再去打赢一场世界大战,英法也自然采用了绥靖政策。
- “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英法乃至世界人民深受灾难。历史已经证明,绥靖政策并不是维护和平之举,而是纵容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错误政策。
论述二战与一战的异同。
1、一战与二战的相同点:
(1)背景
- 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
- 都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出现了军事对峙集团。
- 德国都是一个主要的挑动国。
(2)结果:
- 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
- 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 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 都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 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 都加强了美国的实力。
2、一战与二战的不同点:
- 发动战争的手段不同:第一次是德、奥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以军事上的突然袭击波兰而开始的。
- 战争形式和武器装备不同:一战主要是阵地战,而二战主要是运动战。一战是榴弹炮、双翼机、战列舰,二战则涌现了坦克、机械化部队、战略轰炸机、航母和雷达。
- 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战争的结局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崩溃和全世界人民取得伟大胜利而告结束。
从军事学角度论述一位二战指挥官的得与失。
- 朱可夫作为骑兵出身,在1930年代,非常有远见,主张机械化部队,尤其是坦克部队的建设。
- 1939年9月,日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紧张。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以阵亡失踪9000人的较小代价,取得号称歼敌5万余人(日本阵亡失踪8717人),日本在领土上让步的胜利。
- 在对日的哈勒哈河战役,对德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战役等重大战役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这可是苏联最重要的两座城市,在他的指挥下都被保住了。
- 但也要看到,他在的指挥风格比较粗犷和不注意部队的伤亡,在一些情况下为苏军增加了不必要的伤亡。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这种脾气和指挥风格也是苏军赢得战争的重要因素。
日本为什么发动了侵华战争?
- 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和军国主义抬头直接刺激了战争爆发。1920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2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刺激了日本右翼势力和民众的危机感。
- 民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内战不休,日本加速渗透中国,并觊觎更大收益。而在张学良易帜后,国民党建政并取得形式统一,日本在中国面临着代理人匮乏且相对博弈力量减弱的问题。
- 时代环境 经济危机 列强无暇顾及
- 根本上说,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武士道与岛国的强烈危机意识,让日本一直对资源丰富的大陆有所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