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学长带你拆解互联网单面的6类问题

小K学长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耶鲁大学硕士,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数据分析、咨询、VC和创业经历,秋招斩获阿里、字节等众多互联网公司的offer。

Part1:单面总结
小K学长给两位同学的面试主要分为6类问题:自我介绍、项目经历、产品思考、行为问题、费米问题和技术问题。

1.1自我介绍

简单、清晰、生动。无需展开细节,重点讲述面试官比较看重的实习/创业经历,并适当给面试官埋伏笔(如果您对这一块感兴趣,我很愿意和您详细聊聊),在完成介绍后,让面试官对你有很直观、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是对你比较重要的经历,并被你引导到你设置好的问题。可以准备1分钟和3分钟的版本,视面试情况而定。

本次面试中,1号同学的介绍长达5分钟,平淡缺乏重点;2号同学未怎么提及实习经历,介绍完之后不知道该问她什么,还是得从简历里去寻找问题。

1.2项目经历

项目经历主要考察在实习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如何去解决问题、分析结果,以及思考和沉淀,从而了解面试者的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是否能胜任新的岗位。如果经历和所投岗位部门相关,也会考察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否深入。这部分是面试过程中的重点,大部分情况下会占整个面试的一半以上,因为是自身的项目经历,其实很好准备。常规问题比如:这个结果怎么得到的?怎么分析结论?有什么不足和改进空间?如果认真投入了这个项目并做了反思,这些问题很容易拿下。

面试评价:1号同学回答还不错,宏观上(行业)和微观上(手上的项目)都有自己的思考,并且按点来分类作答;2号同学回答中规中矩,但少了点眼前一亮的观点。

1.3产品思考

这部分考察产品思维和临场反应,问题可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也可能来自一些热点话题,从而进一步了解面试者平时是否留意生活,长期思考和积累,是否有同理心。比如会问到微信上一些功能设计的合理性,两款电商app的对比,或者对刚出的一款视频社交产品的看法。这些除了天赋因素,经常性地思考、交流,总结成自己的一套产品思维,也能帮助自己在这类问题更快找到感觉。产品之间没有界限,可以多了解其他行业的产品。

面试评价:两位同学都没有回答得很好,都只切中一部分明显的点,也没有体现清晰的思考逻辑,建议平时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多观察思考。

1.4行为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是作为软实力的辅助判断,考察自我认识,个人特征类的比如自己的强弱项、遇到过的挑战、如何解决冲突,自我规划类的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未来几年的职业计划,匹配度的比如对这个行业/岗位的理解以及自己与之的优势之类。虽然是个人经历,在面试中也会遇到想不出来或者表达不清楚,建议每个问题都可以想好回答,并加入一定的技巧。

面试评价:1号同学做到了分类和层层递进来回答问题,也突出了自己的优势;2号同学在未来规划方面不是很具体,未考虑时间因素,给人感觉未进行充分的思考。

1.5费米问题

费米问题在咨询行业也叫做market sizing,从另一个侧面考察思维方式,需要面试者有一定的常识和逻辑,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拆解,最终经过一些假设和估算得到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答案。问题比如估算上海市2019年的黄金消费量,2025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数,一辆汽车里能装多少个乒乓球之类。除了思维方式的通用性之外,这类问题在产品工作中也会遇到,比如需要估算市场规模和项目的预期目标。建议看一些咨询类的casebook,学习一些思维方式和框架。

面试评价:这次只对2号同学提了费米问题,该同学从需求端思考使问题复杂化,未能得到很好的答案。

1.6技术问题

简历上的专业、项目和技能如果透露出自己会某方面技术,恰巧面试官也懂,就可能会被提问,来了解面试者是否做好本职工作和经历是否属实。另外,懂一点技术也会有助于自己的产品工作。

面试评价:第一位同学在简历里写了会Python、R和SQL,且面试中也口头确认,但提了两个基础的技术问题未能回答好,应该要有所准备。

Part2:现场答疑

2.1 问:有的面试官上来就说,简历上有的我不要听怎么办

小K学长:自我介绍要和简历上的内容有关,但不要重复描述,需要换一种表达方式。简历上给的更多是细节,但介绍的时候可以一句话概括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比如我曾经在某电商实习,这一部分我会说:“去年暑期,我在xx做暑期实习,独立做了一个从0到1的xx项目,并参与了搜索和交易链路一些需求的设计。”

另一位嘉宾把自己的特点总结成3个词或3个字。

小K学长补充:自我介绍只是面试最开始的环节,是为了之后面试官对你的提问展开,可以有些框架,但不能太花哨,真正让面试官记起你的还是你的项目经历和产品思维。

2.2 问:该怎么回答未来规划
小K学长:这类问题主要是考察你是否对产品经理这个行业以及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认知和思考,不能给一个模糊的回答,要体现出是具体的、个性化、认真规划过的。十年和五年的规划不能套用,比如我现在考虑的是先工作五年,之后出来创业,十年的时候应该创业到一半了。我们可以来问问主持人怎么回答——

主持人(突然被cue):这类问题我也经常遇到过,我会这样回答:
一年规划,一开始进入公司,先以学习和提升产品知识、经验以及实操技能为主,把基础打扎实;
三年规划,在公司内成为独立负责人并带领团队完成一款产品的开发;
五年规划,接触更多产品项目,争取同时着手负责和参与更多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运营;
十年规划,大概率会自己出来创业。

听说产品经理在一个赛道工作很多年以后就很难跳槽,跳槽之后会减弱自己的竞争力和工作效率,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小K学长:我自己也没有工作很多年哈,不过从我有限的了解来看,可能在行业经验方面需要去重新积累,但产品经理的底层逻辑是通的,比如思维方式、对人性、技术的理解、同理心。我自己知道一些案例,一个是从阿里P8跳槽去做出海社交的,一个是从京东跳槽到腾讯做创新社交的,都做的很棒。我理解规则都是适用于大多数人,对这些厉害的人没有约束,可以不给自己设限。

Part 3 观众反馈

Priscilla:
小K同学的提问和点评总体很到位,对于小白来说收获很多!不过要是对于每个面试提问的出发点/考察点/希望得到的回答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能更细化就更好啦~
关于自我介绍的问题,赞同小K同学讲的让人留下印象的更多是面试过程中的交流,但是另一位导师的观点其实也蛮正确,从应聘的角度讲让面试官留下印象很重要,不过需要减少套路 保持真诚(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hhh)

YDD:
针对本次单面,我觉得面试官小哥哥真的很细致,而且很明显事先有对两位同学的简历研究过。并且在点评的时候,不仅仅针对面试同学的回答进行了逐一分析,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设置的几个面试问题的结构和意义,真的很棒。并且真的好温柔,我感觉第一个同学那么长的自我介绍在正式面试的时候大概率会被冷酷打断。但这种比较温和的模拟会让被面试者体验感好很多,比起更严肃的真实面试更能鼓励俱乐部成员积极报名正式位,有利于俱乐部社群发展。对嘉宾小哥哥全五星好评!!!

欧洲洲洲洲洲洲:
再次感慨Aha真的好棒呀,在用心的打造Aha的系列产品❤️
面试官的问题设计的五大板块结构非常符合产品面试实际情况,发现了自己有多待多家准备的板块;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也想再听听对于比较普通/general的回答,可以再从哪些角度去优化~

Eric:
面试官很专业,提问的问题都很有真实面试的感觉,且提供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也都非常有借鉴的价值!赞!
环节和流程上也非常合理,特别是一位同学完成面试后及时点评和给出建议,这个流程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Part4 二哈小结

从这次单面中,我发现小K学长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对自我经历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对未来职业发展要有认真规划;
  2. 产品思维需要长期积累,生活中要多留意、多思考、多交流。
    小K学长自己也是一个喜欢复盘和思考的人,曾经花一年时间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彼方的呼声”去了解详情~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5-30 12:03
山西大学 C++
offer来了我跪着...:不是骗子,等到测评那一步就知道为啥这么高工资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6-23 11:28
门头沟学院 Java
牛客91966197...:也有可能是点拒绝的时候自动弹的话术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