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
143913次浏览 2090人互动
此刻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
热门 最新
面试官:Deepseek推理大模型与指令大模型(如豆包、文心)等有什么不同?
一、训练范式与核心技术1. 强化学习主导- DeepSeek-R1基于大规模强化学习(RL)完成后训练,其强化学习训练占比超过95%,甚至存在完全依赖RL的DeepSeek-R1-Zero版本。- 传统指令模型(如文心、ChatGPT O1)则更依赖监督微调(SFT)和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2. 冷启动与多阶段训练- DeepSeek-R1通过引入高质量“冷启动”数据辅助初始阶段学习,并结合多阶段训练策略(如拒绝采样)提升推理能力。- 而指令模型通常直接从预训练模型通过SFT对齐人类偏好。二、能力与任务适配性1. 复杂推理能力- DeepSeek-R1专门针对数学推导、代码生成、逻辑分析等复杂任务优化,其推理过程中支持自我验证、错误检测及多路径探索。- 指令模型更侧重通用对话和指令理解,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表现较弱。2. 生成质量差异- DeepSeek-R1的纯RL版本(R1-Zero)存在生成内容可读性较低的问题,需通过混合训练策略改进,- 而指令模型因依赖SFT数据,输出更符合人类语言习惯。三、架构设计与成本效率1. 优化算法创新- DeepSeek-R1采用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GRPO)等新型RL算法,支持无监督条件下的推理能力进化。- 指令模型通常沿用PPO等传统RLHF算法。2. 成本优势- DeepSeek-R1在同等性能下成本比OpenAI o1系列低30倍,且在数学、代码基准测试中达到甚至超越Claude 3.5 Sonnet等模型。四、应用场景与合规性1. 垂直领域适配- DeepSeek-R1更适用于科研、金融等高精度推理场景,- 而ChatGPT O1等指令模型偏向通用客服、教育等泛化场景。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面试官:prompt质量评估的10个核心维度
1. [明确性]   - 用户意图是否清晰传达?   - 是否存在歧义或多义表述?   - 示例对比:     × "写个故事"     √ "用300字编写一个科幻微小说,主题是时间循环,结局出人意料"2. [有效性]   - 输出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匹配度   - 是否包含必要约束条件(格式/长度/风格等)     × "总结会议内容"     √ "用bullet points总结昨日产品评审会的三个核心决策,并标注相关负责人"3. [用户适配]   - 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语言习惯?   - 是否预设了合理的知识层级?     × 面向儿童:"阐释量子纠缠的波函数坍缩现象"     √ 面向儿童:"用小狗找骨头的故事解释远距离感应"4. [结构设计]   - 是否包含有效的上下文铺垫?   - 多步骤指令的逻辑连贯性     √ 优秀结构:       1) 设定角色:"你是一位资深营养师"       2) 限定条件:"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春季食谱"       3) 输出要求:"以表格形式呈现,包含早中晚三餐"5. [风险控制]   - 是否规避敏感话题触发?   - 是否存在文化偏见风险?   - 示例改进:     × "比较不同宗教的优劣"     √ "客观陈述佛教与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差异"6. [扩展性]   - 是否支持自然追问?   - 能否引发有价值的延伸对话?     √ 优秀prompt:       "先解释区块链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三个实际应用案例,最后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7. [效率优化]   - Token使用是否经济?   - 复杂任务是否进行分阶段处理?     × 单次请求:"详细分析2023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包括政策、技术、销量、竞争格局..."     √ 分步请求:       1) 政策环境分析       2) 关键技术突破       3) 头部企业对比8. [可测试性]   - 是否具备明确的验证标准?   - 能否通过A/B测试量化效果?     评估指标示例:     - 首次响应准确率     - 多轮对话维护率     - 用户修正次数9. [错误处理]   - 是否预设容错机制?   - 是否包含纠偏引导?     √ 优秀实践:       "如果问题涉及专业医疗建议,请提示'根据AI伦理准则,建议咨询执业医师'"10. [体验感知]    - 交互语气是否符合场景?    - 是否营造适当的对话温度?      示例对比:      × "输入你要问的问题"      √ "您好!今天想探讨什么有趣的话题呢?"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面试官:Agent智能体核心构成模块?
1. 感知模块(Perception)- 功能:通过传感器、API、文本/语音输入等方式,从环境或用户处获取原始数据。- 关键技术:多模态数据处理(文本、语音、图像)、信号降噪、数据标准化。- 产品视角:需平衡数据采集效率与用户隐私(如明确告知数据用途)。2. 认知与决策模块(Cognition & Decision-Making)- 理解层: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解析输入内容。- 知识库:存储长期记忆(领域知识库、用户画像)和短期记忆(会话上下文)。- 推理与决策:基于规则引擎、机器学习模型(如强化学习)或规划算法生成行动策略。- 产品视角:需关注决策透明性(如可解释性AI)与伦理风险(如避免偏见)。3. 执行模块(Action)- 功能: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如控制硬件、调用API、生成回复。- 关键技术:动作序列编排、与外部系统集成(如IoT设备)。- 产品视角:需设计容错机制(如执行失败后的回退策略)。4. 学习与优化模块(Learning & Adaptation)- 持续学习:通过用户反馈、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更新模型。- 自适应机制:动态调整策略(如对话系统根据用户情绪改变语气)。- 产品视角:需平衡模型迭代速度与稳定性(如A/B测试验证新策略)。5. 交互模块(Interaction)- 多模态交互:支持语音、GUI、手势等交互方式。- 对话管理:维护上下文、处理多轮对话跳转(如电商客服的订单追踪)。- 产品视角:注重用户体验设计(如减少交互摩擦、提供情感化反馈)。6. 系统与安全模块(System & Safety)- 资源协调:多任务调度、计算资源分配(如边缘计算优化)。- 安全合规:数据加密、偏见检测、异常行为监控(如自动驾驶的紧急制动)。- 产品视角:需符合行业法规(如GDPR)并建立用户信任。7. 评估与反馈闭环(Evaluation & Feedback Loop)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面试官:大模型评测的核心指标有哪些?
一、模型核心能力评估1. 认知准确性   1.1 基础准确率       - 通用场景Top-1准确率>82%(置信区间±2%)   1.2 领域专精度       - 医疗QA准确率≥89%(USMLE测试集)       - 法律条文解析准确率≥91%(Bar Exam基准)   1.3 抗幻觉指数       - TruthfulQA准确率>65%        - 事实错误率<3%(5000次对话统计值)2. 生成品质   2.1 语义相关度       - BERTScore>0.85(阈值参考MS MARCO标准)   2.2 逻辑连贯性       - 人工评估8分制达6.5+        - 跨段落验证通过率>80%   2.3 创新多样性       - Distinct-3>0.45(开放域对话场景)       - 生成重复率<15%(连续3轮对话)3. 交互流畅度   3.1 响应效能       - 端到端P95时延<1.8s(含网络传输)       - 首token延迟<400ms(视觉感知临界值)   3.2 多轮记忆       - 32k上下文窗口下话题保持率>92%       - 实体记忆准确率>88%(10轮对话测试)   3.3 容错机制       - 错误应答自主修正成功率>70%       - 歧义澄清触发准确率>85%4. 价值感知   4.1 任务达成率       - 工具类场景>93%(如代码生成/文档摘要)       - 客服场景>88%(含工单转接场景)   4.2 用户粘性       - 7日留存>35%(工具类产品基准)       - 日均对话轮次>5.2(社交类场景)   4.3 心智占位       - NPS净推荐值>65(超越ChatGPT 45基准)       - 品牌提及率>40%(未提示场景调研)5. 成本效益   5.1 推理经济性       - 7B模型单次请求成本<$0.0008(动态量化后)       - 千次调用成本<$0.8(考虑流量折扣)   5.2 资源利用率       - 动态批处理QPS>60(A10 GPU基准)       - 显存占用<12GB(INT8量化后)   5.3 冷启动优化       - 容器化部署<25s(含模型预热)       - 自动扩缩容响应<8s(突发流量场景)6. 场景适配   6.1 领域扩展性       - 新业务适配周期<3人日(基于LoRA微调)       - 跨领域迁移准确率>75%(少样本场景)   6.2 风险控制       - 敏感内容拦截率>99.5%(AUC>0.98)       - 合规审核通过率100%(GDPR/HIPAA场景)   6.3 商业转化       - 线索转化率提升>15%(对比规则引擎)       - 人工替代率>40%(客服场景实测)1️⃣技术验证阶段     对抗测试集验证         TruthfulQA/LAMBADA2️⃣用户体验验证     眼动实验+行为埋点      Hotjar/Mixpanel3️⃣业务价值验证     A/B测试+转化漏斗分析  Optimizely/GrowthBook指标健康度看板:技术指标权重40% | 体验指标30% | 商业指标30%异常波动阈值:单项指标周环比变化>15%触发告警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急!急!!AI明星独角兽公司急招【Data Agent开发实习生_base北京】
【职位亮点】1. 行业领导者与顶级技术专家联手打造的创业团队,团队成员均来自一线大厂和优质创业公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成功创业经历。2. 连续获得多轮一线投资机构投资,AI+人才赛道领跑者,探索 AI 时代的应用开发范式,沉淀 Copilot 技术框架,通过 AI 技术提升人才赛道的服务效率和品质。3. 扁平化管理,团队氛围好【职位描述】我们正在寻找技术能力出色、热衷 AI 应用的工程师,加入我们的团队!作为后端开发实习生,你将利用 LLM 等前沿智能技术,参与构建 AI 驱动的Data Agent,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的数据需求【岗位职责】1. 了解数据生产核心链路,与产品和业务团队紧密协作,识别并解决业务需求沟通、代码开发、上线运维等各环节中的关键问题,快速设计和实现 AI 驱动的解决方案,抽象和沉淀通用的 Agent 基建能力;2. 聚焦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联合大模型算法、评估、数据等团队,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与准确率,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3. 跟踪 AI 技术前沿发展,推动新技术的引入与工程化落地,持续增强平台智能化能力。【任职要求】1. 学历要求: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数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在读,双一流院校优先;2. 技术基础: 计算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精通 Java/Python/Go/C++ 等至少一种主流编程语言;3. 数据库知识: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4. 数据处理: 了解ETL流程,有数据清洗、转换、加载等相关经验者优先;5. 学习能力: 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热衷技术创新,乐于探索新技术与应用。6. 团队合作: 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和需求分析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强,能高效推动跨团队合作与复杂问题的攻坚;7. 实习时间: 每周至少实习4天,持续4-6个月以上。【加分项】1. 具备 LLM 应用开发、RAG/Agent 架构实现、大模型训练/精调、强化学习等经验;2. 了解数据仓库设计(如维度建模、星型模型等);3. 对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有一定了解。工作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嘉盛中心感兴趣的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将简历投递至 **********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AI时代PM求职启示录:从精准匹配到商业闭环,我的大厂通关密码
在投递命中率上,其实就是做简历和岗位的匹配。为此,在简历优化环节,建议同学们在主简历版本的基础上,优化几个不同的版本,都是对标对应公司的 JD 来优化的,核心就是突出个人优势和项目经验的匹配度。做到这一点,投递命中率就高,比起用一份简历海投的模式要高效很多。在 offer 命中率上,主要做面试问答准备和基于产品闭环的思考和表述框架训练。一般和同学们一对一沟通的1-2个小时里,我通常会用「用户-场景-需求-业务-数据-商业」框架结合项目经验的角度,带大家去优化简历。很多同学意识到,其实过去自己做的事情并不是那么没价值,还是有很多可挖掘的亮点。(比如你的研发技能在产品经理的面试中属于王炸)关键在于,能否看到产品功能背后的需求价值、业务价值和构建整个闭环框架的逻辑。这种区别,是功能思维和产品思维之间的差异化。一套体系化产品工作方法的好处就是在思考、表达、执行时能形成结构,也是很多产品经理同学不可或缺的东西。之后就是面试和offer 选择问题。工作经历本质是资源价值和光环价值,在资源投入、人才密度、数据体量、业务规模上增加明显优势,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训练。利用这个背书给自己谈价增添一些筹码,也有机会涉猎一些 AI 的东西。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重要的是循序渐进对AI更加深入的过程。未来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 AI 能力,还有强大的产品思维和产品认知,因为这才是不变的东西。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玩命加载中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